奶牛场疫病监测的方法:①奶牛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②奶牛场常规监测的疾病至少应包括:口蹄疫、蓝舌病、炭疽、牛白血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同时需注意监测我国已扑灭的疫病和外来病的传人,如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等。 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③母牛在干乳前15天作隐性乳腺炎检验,在干乳时用有效的抗菌制剂封闭治疗。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必要的疫病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2)疫病控制和扑灭奶牛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以下措施:①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 ②确诊发生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奶牛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时,除了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外,还需追踪调查病牛的亲代和子代;发生炭疽时,只扑杀病牛;发生蓝舌病、牛白血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疫病时,应对牛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牛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 消毒按GB/T16569进行。(3)记录每群奶牛都应有相关的资料记录,其内容包括:奶牛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