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抽穗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水稻

水稻抽穗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年发生1~11代;南岭山脉一线以南,常年有一定数量的蛹和少量幼虫越冬,北纬30°以北稻区不能越冬,故广大稻区初次虫源均自南方迁来。成虫有趋光性,栖息趋荫蔽性和产卵趋嫩性,适温高湿产卵量大,一般每雌产卵40~70粒;卵多单产,也有2-5粒产于一起,气温22-28~C、相对湿度80%以上,卵孵化率可达80~90%以上。初孵幼虫大部分钻入心叶为害,进入2龄后,则在叶上结苞,孕穗后期可钻入穗苞取食。幼虫一生食叶5-6片,多达9一10片,食量随虫龄增加而增大,l一3龄食叶量仅在10%以内,幼虫老熟多数离开老虫苞,在稻丛基部黄叶及无效分孽嫩叶上结满茧化蛹。稻纵卷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高湿情况下,有利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因此,在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猖獗。 在孕穗抽穗期,则爬至老虫苞或嫩叶鞘内侧啃食。2 龄幼虫可将叶尖卷成小虫苞,然后叶丝纵卷稻叶形成新的虫苞,幼虫潜藏虫苞内啃食。幼虫脱皮前,常转移至新叶重新作苞。第4、5龄幼虫食量占总取食量95%左右,为害最大。每头幼虫一生可卷叶5~6片,多的达9~10片。

根据水稻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的策略,应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为害严重代别的原则。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残效长短略有变化,击倒力强而残效较短的农药在孵化高峰后1-3天施药,残效较长的可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药,但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参考实用药剂:1、得力士(20亿单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江西正邦生化有限公司)2、金爱维丁(5%阿维菌素乳油,深圳诺普信品牌产品),3、乐斯本(48%毒死蜱乳油,陶氏益农),4、5%氟铃脲乳油,5、10%氟铃·毒死蜱乳油。6、康坤(3.2%阿维菌素微乳剂,山东天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注意轮换和混配用药,不同区域使用药剂请咨询当地植保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