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表现:幼苗细弱,叶片短、窄且稍硬,叶色淡,基部叶片发黄,叶尖干枯,然后由叶尖开始向内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发展,植株矮小,分蘖少、根数少、根量少、穗数少、穗子小。
诊断要点:从下部叶开始黄化,先从叶尖开始干枯,要与下部叶片的叶缘急剧黄化的缺钾性症状和叶缘部分残留绿色的缺镁性症状加以区分。如果叶黄且在白天萎蔫,可以从干旱、根病等方面考虑。
诱发条件:地力瘠薄的田块或生荒地,前茬作物产量高、耗肥量大;氮肥一次性使用,降雨多等,都可能导致缺氮的发生。
应对方法:在苗期发生,可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者碳酸氢铵30公斤左右。在后期发生,亩用量不要过大,尿素不宜超过6公斤,也可亩用1%的尿素溶液或者3%的磷酸二铵水溶液30~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上一篇: 免疫球蛋白有哪些作用?
下一篇: 荔枝、龙眼的种植密度多少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