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
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峰期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2、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表现为达到了正常开产体重却不见产蛋,或达到5%产蛋率时体重低于标准。两种情况均可造成蛋鸡性能下降。具体原因有:⑴饲料营养不合理:不能因育雏、育成阶段及气候变化而及时调整配方,从而造成饲料能量、蛋白质、钙、磷的阶段性不合理,影响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⑵光照程序不合理:全封闭鸡舍控光不严密,应急窗或风机口漏光,开放式鸡舍不能根据季节变化、日照长短及时补充光照。特别容易忽视的是鸡舍内电压不稳或太低,灯泡数量和瓦数不足或分布不匀,以及灯泡表面积尘太多,影响光照强度。⑶限饲和疾病的影响:主要是限饲方式不正确,体重变化后,每天增加、减少饲料变化突然。
3、药物的毒副作用。育雏育成期应用抗菌药物太多,药物的残毒可引起鸡的正常发育停滞,破坏鸡的内脏器官,特别是在育雏前期、育成后期影响更大。在产蛋期过量使用了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不但会引起中毒,而且会破坏卵细胞的发育,降低产蛋率。
4、饲料质量不稳定。如产蛋期饲料能量、蛋白的突然变化,氨基酸严重缺乏,维生素不足,钙磷不平衡,盐分过高或过低,微量元素添加剂得不到长期补偿等都对产蛋有明显影响。饲料卫生不达标,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霉菌等严重超标。饲料的适口性差、粒度过大、灰分过高、发酸、水分过大、搅拌不均匀等都可引起产蛋性能降低。
5、饲养管理不科学。主要包括:⑴温度控制:产蛋鸡舍的最佳温度18-21℃,寒冷地区由于供暖障碍或舍内保温设施差,使鸡舍内温度降到13℃以下,造成产蛋明显下降。炎热地区或夏季炎热季节,降温措施不利,使鸡舍内温度超过28℃以上,影响采食和产蛋。⑵光照和饮水不足:最明显的就是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在炎热季节突然停电往往伴随着停水,对产蛋影响甚大。夏季断水1小时,机体需24小时补偿,且降低高峰期产蛋率10%-20%。⑶常规管理粗放:喂料不及时,拌料不均,水槽漏水并得不到刷洗和经常消毒,带鸡消毒不科学,水质差,不按照集蛋等。
6、疾病侵害。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卵泡充血、出血或卵巢退化、输卵管萎缩,鸡群产蛋下降10%-15%,而且蛋壳变薄,畸形增多、颜色变浅。非典型新城疫可使产蛋下降20%左右。鸡传染性鼻炎发生高峰前期,产蛋下降5%左右,2-3周恢复;发生在高峰期,产蛋下降7%左右,3-4周恢复,但达不到应有的产蛋水平。产蛋下降综合症可使产蛋下降20%-50%。传染性喉气管炎可使产蛋下降10%-15%。曲霉菌病可使产蛋下降5%-10%。大肠杆菌病使产蛋率下降10%-15%,造成卵黄性腹膜炎的可使死淘率提高2%-5%。如果以上疾病联合并发,产蛋下降更明显。
上一篇: 玫瑰花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大白菜霜霉病有哪些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