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怎样防治兔密螺旋体病?

怎样防治兔密螺旋体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诊断要点   1、病初时,公兔的阴茎肿大,包皮与阴囊水肿;母兔的阴唇及肛门的皮肤、粘膜红肿,形成粟粒大的结节或有小水疱。随着病程的发展,红肿部位和结节表面出现渗出物,形成棕色痂皮。痂皮下出现局灶性溃疡,易出血。腹股沟淋巴结和胸淋巴结有时肿大。本病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患病母兔的交配能力和受胎率显著降低。而患病公兔的交配能力一般不受影响。   3、根据上述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做细菌学检查,方法如下:取病料(病变部位粘膜或渗出液)涂片,用姬姆萨氏染色,可见到密螺旋体。 防治方法   引进种兔时,应隔离饲养加强检疫,只有健康兔方可混群。配种时应严格检查外生殖器,病兔不得配种,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污染场所用1%-2%的烧碱溶液全面消毒。   病兔可用新胂凡纳明(914)进行治疗,每公斤体重40-60mg,静脉注射,间隔两周再注射1次。或用青霉素治疗,每日50万IU,分2-3次注射,连用5天。若两种药物联用,可起到增效作用。局部治疗可选用青霉素软膏或碘甘油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