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野外放养鸡寄生虫病的怎么预防?

野外放养鸡寄生虫病的怎么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野外放养地方鸡从而生产出优质鸡肉已成一种趋势,不过大家熟悉的是家庭小群饲养模式,如何大规模饲养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没有统一标准。笔者通过在荔浦县及其周边走访调查,发现饲养户对野外放养的理解不同,操作不同,生产出的成鸡品相(卖相)差别很大,死亡率及饲料报酬经济效益相差也很大。通过对76家放养模式的总结分析,觉得放养品种,放养日龄,放养密度及寄生虫的预防,出笼日龄对养殖经济效益影响很大。

适合野外放养的鸡种要野性足,象地方小草鸡(小柴鸡)这些一直是放养的品种,体型不大,灵巧,觅食力强,日摄食量不大,就非常适合野外放养,如果在食源丰富的季节和场地,只需补喂很少的饲料,就能满足鸡只正常生长的需要。至于什么日龄野外放养,笔者觉得鸡通身羽毛长齐(荔浦地方小草鸡2月龄)放养为宜,这时小鸡重350g,体温调节机能已经完善,对外界不良刺激也有了一定的抵抗力。

放养密度以每亩200只内为宜,这样鸡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足够的觅食范围,减少鸡的相互叮啄。放养鸡群中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是鸡赖利绦虫病和仔鸡蛔虫,鸡在放养之前一个月,进行第一次驱虫;放养之后15~20天进行第二次驱虫;以后每隔1~2个月驱虫一次,直到8月龄上市销售。粪便处理,经常清扫仔鸡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仔鸡遭受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与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地方小草鸡经过5个月的生长,体型已基本长成,但需3-4个月延长饲养,以利于脂肪的沉积,风味更好,因此8月龄出笼比较适宜。

野外放养鸡的密度以每亩200只内为宜,这样鸡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足够的觅食范围,减少鸡的相互叮啄。放养鸡群中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是鸡赖利绦虫病和仔鸡蛔虫,鸡在放养之前一个月,进行第一次驱虫;放养之后15~20天进行第二次驱虫;以后每隔1~2个月驱虫一次,直到8月龄上市销售。粪便处理,经常清扫仔鸡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仔鸡遭受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与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地方小草鸡经过5个月的生长,体型已基本长成,但需3-4个月延长饲养,以利于脂肪的沉积,风味更好,因此8月龄出笼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