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技术? 小麦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采用农业生物措施防治。在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区,由于害虫发生的密度较大,可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实行轮作倒茬,使吸浆虫失去寄主。可实行土地连片深翻,把潜藏在土里的吸浆虫暴露在外,促其死亡,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春灌是促进吸浆虫破茧上升的重要条件,要合理减少春灌,尽量不灌,实行水地旱管。施足基肥,春季少施化肥,促使小麦生长发育整齐健壮,减少吸浆虫侵害的机会。
(二)化学防治
蛹期防治
l.毒土:亩用6%林丹粉1一l.5公斤;2.5%林丹粉2-2.5公斤;4.5%甲敌粉或1.5%甲基l605粉2.5公斤,于其中任选一种拌细土20-25公斤,有条件的可用2一3公斤水兑上毒土制成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散时没有药粉飞扬,闻不到呛味。撒毒土时间以上午l0时后,没有露水为好。撒时要均匀,撒后浇水可提高药效。
2.熏蒸:亩用50%敌敌畏乳剂l50毫升,兑水3公斤,喷拌在20公斤的麦糠上,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顺麦拢,一米放一小把,可起到熏蒸杀虫作用,药效持久。
成虫期防治
亩用50%敌敌畏50毫升,50%敌马合剂l00毫升,50%一六0五50毫升等任一种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成虫抗药性不强,凡治麦蚜的药都可用。防治时间:最好是晴天、无风、黄昏前后最理想,因为此时吸浆虫最活跃,飞翔于麦穗间产卵,易于着药。而上午l0时后,下午4时前吸浆虫多隐蔽于麦株中下部,不易着药。
小麦吸浆虫轻发区一般应防治1-2次,重发区应防治2-3次,间隔期为2-3天。
为了做好小麦吸浆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全市小麦丰产丰收,维护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对小麦吸浆虫害防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以对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充分负责的精神,将该项工作列入各级组织的工作日程,遵照“五统一”即统一培训、统一调查、统一供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三不漏”即区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原则,杜绝“你防他不防”现象,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认真组织农民进行全区统一防治和普遍防治;做到有组织、有部署、有检查,务必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