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主要病害及防治。
一、病毒病 (一)症状 该病发生非常普遍,以苗期发病较多。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皱缩花叶等。发病轻时,幼苗期出现花叶和斑驳症状的植株。发病重时,幼苗出现皱缩小叶丛生的花叶植株,叶片畸形、皱缩、叶肉隆起,形成疱斑,有明显的黄绿相间皱缩花叶。 (二)发病条件 1.播种带病种子,引起直接发病。 2.绿豆田间蚜虫数量多,发病重。 3.风雨加的天气,造成株间磨擦,加重传染。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或耐病品种,防治蚜虫。 2.发病初期选用20%病毒毙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
二、叶斑病 (一)症状 绿豆发病时,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枯斑,后期成为大的坏死斑,造成干枯或落叶。 (二)发病条件 该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温度25~28℃时,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最快,温度达到32℃时,菌丝体生长最旺盛,病情发展最快。在我市一般是绿豆花期、雨后高温时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证田间通风良好。 2.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大雨后排捞或散墒。 3.发病初期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1%特效杀菌王2000倍液,20%蓝迪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
三、根腐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心叶变黄,若拔出根系观察,可见茎下部及主根上部呈黑褐色,稍凹陷。剖开茎看,维管束变为暗褐色。当根大部分腐烂时,植株便枯萎死亡。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2、及时中耕,雨后排水,提高地温。3、75%的百菌清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喷雾。
一、蛴螬
1、危害症状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俗称“白地蚕”。主要有东北大黑金龟子和华北大黑鳃金龟子,危害最重。蛴螬为杂食性害虫,幼虫能咬断绿豆的根、茎,使幼苗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可取食叶片。
2、发病规律
蛴螬的发生和危害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关,最适宜的温度是10~18℃。温度过高或过低则停止活动,春秋两季危害最重;连阴雨天气,土壤温度较大,发生严重。
3、防治方法
药剂拌种:用40%乐果乳剂或50%辛硫磷,按药、水、种子量1:40:500比例拌种,拌种后堆闷3~4小时,待种子吸干药液再播种。
药剂防治:蛴螬1龄期,每亩用呋喃丹颗粒剂2.5千克,撒在绿豆根部,结合除草培土埋入根部;或用50%辛硫磷乳油0.25千克加水2000千克,灌绿豆根;或向地里撒配制好的毒谷或毒土。每亩用干谷0.5~0.75千克煮至半熟,捞出晾干后拌入2.5%的敌百虫粉0.3~0.45千克,沟施或穴施,可于播种前撒在播种沟内。
二、小地老虎
1、危害症状
小地老虎俗称切根虫、地蚕,食性杂。幼龄幼虫常群集在幼苗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常把叶片吃成网孔状,3龄以后的幼虫则将幼苗从近地面嫩茎咬断,拖入洞中,上部叶片露在穴外,造成缺苗断垄。
2、发生规律
小地老虎3龄前,群集危害绿豆幼苗的生长点和嫩叶,4龄以后幼虫分散危害,昼伏夜出咬食幼茎。成虫活动最适温度为11~22℃,而幼虫喜湿。前茬作物绿肥或菜地发生较多,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危害较重。
3、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耕翻土地,清除杂草,诱杀成虫和幼虫。
药剂防治:①喷药:在幼虫3龄前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300倍液,或20%的蔬果磷3000倍液喷洒。②毒饵:用90%敌百虫晶体150克,加适量水配成药液,再拌入炒麦麸5千克制成毒饵,傍晚撒入田间幼茎处,每亩撒毒饵2~3克。③灌根: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顺行浇灌,每株不超过250毫升药液。
三、蚜虫
1、危害症状
危害绿豆的蚜虫主要有豆蚜、豌豆蚜、棉长管蚜等,其中以豆蚜危害最重。豆蚜又名花生蚜、苜蓿蚜。蚜虫危害绿豆时,成、若蚜群聚在绿豆的嫩茎、幼芽、顶端心叶在嫩叶背面、花器及嫩荚处吸取汁液。绿豆受害后,叶片卷缩,植株矮小,影响开花结实。一般可减产20%~30%,重者达50%~60%。
2、发生规律
蚜虫1年发生20多代,在向阳地堰、杂草中越冬,少量以卵越冬。蚜虫繁殖与豆苗和温湿度密切相关,一般苗期重,中后期较轻。温度高于25℃、相对湿度60%~80%时发生严重。
3、防治方法
撒毒土:用2.5%敌百虫粉或1.5%乐果粉0.5千克,兑细砂10~20千克调制成毒土,每亩撒50千克。在早上或傍晚时将药撒入绿豆植株基部。
喷药:用1.5%乐果粉,或2.5%敌百虫粉等,于早上或傍晚每亩喷药2千克。也可用40%乐果乳剂1000~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2000倍液等进行喷洒。
四、红蜘蛛
1、危害症状
在绿豆上常发生的红蜘蛛是朱砂叶螨,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红蜘蛛以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受害叶片生表面呈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田间呈火烧状,植株提早落叶,影响籽粒形成,导致减产。
2、发生规律
红蜘蛛1年发生10~20代,北方是雌成虫集聚在土缝或田边杂草根部越冬,翌春开始活动并取食繁殖,4~5月间危害绿豆。红蜘蛛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35%~55%。一般在5月底到7月底发生,高温低湿危害严重,干旱年份危害严重。
3、防治方法
主要采用药物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50%二溴磷2000倍液,每隔5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1)根腐病:绿豆根腐病发病初期幼苗下胚轴产生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环绕全茎,茎基部变褐,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①用种子量03%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2)病毒病:绿豆病毒病表现为花叶、斑驳、皱缩等。病毒可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毒种子后幼苗发病,形成初侵染,而后通过蚜虫等传播,在田间形成系统性再侵染。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种子。②选用耐病品种。③及时防治传毒昆虫。
(3)叶斑病:叶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小水浸斑,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黄褐色枯斑,后期形成大的坏死斑,导致叶片穿孔脱落,植株早衰枯死。防治方法是在绿豆现蕾期开始用50%的多菌灵或50%苯来特1 000倍液,及80%可湿性代森锌4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药2~3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流行。
(4)白粉病:白粉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扩大,严重时整个叶子布满白粉,使叶片由绿变黄,最后干枯脱落。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用50%苯来特或25%三唑酮2 000倍液,及75%百菌清500~600倍液在田间喷洒,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除药剂防治外,选用抗病或耐病种子,搞好轮作换茬并及时清理田间病株,也是绿豆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 鸭瘟有何临床症状?
下一篇: 莲子采收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