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如何加强花生田的管理? 花生

如何加强花生田的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花生逐渐发芽进入大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管理提上日程,有何好的管理方法,互相交流一下。

一、及时防治花生叶斑病:中后期是花生叶斑病发生的严重时期,为害较重,直接影响到花生的饱满度。花生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焦斑病。在田间叶斑病发生的症状表现明显。褐斑病:叶面病斑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叶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初期病斑周围产生明显的黄色晕圈。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成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逐渐干枯脱落。黑斑病:初生褐色针头大小的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开始呈浅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或暗褐色,叶背面有许多小黑点,排列成有规则的同心轮纹。网斑病:病斑先在基部叶片发生,呈白色网状,病斑扩大,由白、褐至黑褐色,形成边缘不清晰的网状斑。焦斑病:病斑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退绿,渐变黄、变褐,并呈楔(V)形向叶柄发展。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药剂主要有:物理保护剂高脂膜200倍、生物制剂农抗120200倍和海洋生物制剂农乐1号400倍。化学药剂双苯三唑醇1000倍、百菌清1000倍、烯唑醇1500倍、叶斑净Ⅱ号600倍、波尔多液、代森锰锌400倍等,每亩用药液75公斤。夏播和麦套花生保持好叶片,对于产量的提高尤为重要。

二、防治花生虫害: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棉铃虫和红蜘蛛,有暴发性强,发生面广等特点。棉铃虫第一代发生于麦田,第二代为害春花生,第三代为害麦套花生,第四代为害花生,一至三龄幼虫剥食嫩叶和花蕾,从四龄进入暴食期,三龄以前进行防治效果较好。红蜘蛛在后期干旱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防治棉铃虫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乳剂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2.5%敌杀死乳油1500倍,20%灭多威1200倍。防治红蜘蛛的药剂主要有:20%广克威1000倍,40%乐果乳油800倍,50%棉铃宝乳油800倍等。

三、控制旺长:土壤中的氮肥含量丰富,如遇高温多雨,容易出现徒长,当花生主茎达到40厘米时,应当进行控制生长。方法是:用15%多效唑可湿粉每亩用水50斤,配成浓度为100ppm溶液,进行叶面均匀喷洒,注意应用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落叶和花生烂果。或者每亩用水50斤对壮饱安20g进行叶面喷洒。在绿色食品花生生产田,严禁用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需人工摘掉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点进行控制。

四、疏通排水渠道:花生生长中期若连续阴雨,土壤中的水达到饱和,土壤的通透性差,长时间后,会影响到花生的品质,因此,要及时疏通排水渠道,避免田间积水现象,并使以后的降雨能及时排出,防止早衰。

五、喷叶面肥:用磷酸二氢钾每亩2斤对4两白糖,叶面喷洒。或用草木灰5%~10%浸出液,每亩60公斤喷施,或用天达2116每亩2袋,叶面喷施。

及时清理沟畦,排除田间积水 由于雨水较多,花生田沟畦遭到了破坏,不利于田间积水的排出,导致土壤缺氧,影响花生根部呼吸及营养物质吸收。因此应及时清理沟畦,排除田间积水,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促进花生生长。

  中耕除草,破除板结 花生及时进行中耕,可以散去多余的水分,增强土壤通透性,帮助根系恢复生长。由于长期受阴雨影响花生田容易滋生杂草,要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对于已经封垄的花生田,不易进行中耕,但应人工拔除田间杂草。

  及时施肥,防止早衰 地膜花生可采取打孔的方式进行追肥,露地花生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有条件的,可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在花生生长后期每亩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与1%的尿素的混合液50公斤,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花生早衰,提高产量。

  及时进行化学调控 对有徒长趋势、群体过早封垄的花生田,在盛花后期或植株高度在35~40厘米时,每亩喷施浓度为150×10-6的多效唑溶液或50×10-6至70×10-6的烯效唑溶液50公斤,可有效控制花生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防止田间郁蔽,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