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种:选购成苗率高、活力高、纯度高的种子 。
二、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进行手工挑选,种子要大小均匀,没有霉变粒和破损粒。
2、晒种:播种前3-5天晒种。
3、包衣:在播种前2-3天进行一定要选择杀菌剂和杀虫剂含量够的种衣剂进行包衣。
4、药剂拌种:用大力士或加速器等拌种,提高种子活力,供给营养,防粉籽,促进幼苗早发、快发,苗齐、苗全。
三、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玉米种子在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因此,当耕层10-1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播种最佳,土壤的湿度必须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70%。
一般平原沿湖区:4.25-5.1播种。丘陵半山区:4.28-5.3播种。山区:5.1-5.5播种。当然还应该根据不同年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因地制宜。
四、防治地下害虫:正常包衣外,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要随化肥施入毒.辛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
五、防肥害:底肥深施,种肥隔离,防止化肥烧种烧苗。
六、精细整地:
1、 深耕:要打破犁底层。一般2-3年深耕一次,深松浅翻25-30厘米。
2、起垄:春季顶浆打垄,老垄沟深穿一犁施底肥,做到三犁川成垄。 保证肥料深施。
3、灭茬要细,无坷垃,垄内充实无茬子。
4、宜墒期作业,禁止湿整湿耕。要求连续作业、复式作业,防止跑墒。
七、千方百计提高播种质量:
1、播种深度要深浅适宜:玉米适宜的播种深度因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品种特性而异。当土壤黏重、水分充足、种子拱土能力较弱时应浅些,3-3.5厘米,但不能浅于2.5厘米;当土质疏松水分较少、种子拱土能力强时,可适当深些,4-6厘米,最深不超过6厘米。据测定,4-6厘米的播深对出苗最有利,保苗率高,出苗早。一般在适宜条件下播深每增加1厘米晚出苗2-3天。要特别注意:在土壤墒情、肥力较好的土壤播种过浅,会在苗期产生大量的分蘖。
2、选好调好播种器,种子要分布均匀,不能漏播、重播,覆土均匀,不能有深有浅。用单体播种机每穴播2±1粒,间苗时去掉多余幼苗,一定要保证播种密度。
3、镇压得当:土壤干的应该重镇压,湿的应该轻镇压。
八、防止药害的发生:
土壤残留药害、种衣剂药害、农药使用方法不当药害都会影响出苗,严重的会造成缺苗断条。
上一篇: 芋类种植如何进行水份管理?
下一篇: 荆芥有哪些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