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葡萄 > 葡萄成熟期裂果的三种原因是什么? 葡萄

葡萄成熟期裂果的三种原因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品种特性。不同的葡萄品种,果肉质地的软硬程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壁的厚度不同;细胞的大小、排列、分布方式及原果胶和纤维素的含量不同;其抗挤压、抗裂果的能力差异也较大。如克瑞森、红地球等品种,果肉脆硬、果肉细胞较大、分布均匀、排列紧密、果皮韧性好且与果肉结合紧密,因而抗挤压、不易裂果;而乍娜、巨峰、巨玫瑰、红宝石等品种,果肉较软、果肉细胞大小不均匀且排列松散、与果皮结合不紧密,易产生裂果。2.水分调控不当。特别是果实生长后期,果实膨大期天气干旱,而到了成熟期雨水过多或灌溉措施不当(如大水漫灌),土壤水分急剧变化,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输送到果实内,靠近果刷的细胞生理活动和分裂加快,而果皮的细胞活动较缓慢,使果实膨压骤增,造成果实开裂。3.施肥不当。土壤养分不协调,会严重影响葡萄的健壮生长,削弱了葡萄对肥水的调控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施肥比例不当。不少果农不了解葡萄的需肥规律,尤其是密植果园,盲目大量的施用氮、磷、钾肥,而忽视了有机肥及钙、镁等中量元素的施用及比例的协调,造成土壤养分失衡,满足不了葡萄高产和健壮生长发育的需要;二、偏施氮肥。造成枝叶徒长,果实在膨大过程中形成沿果柄一周环裂;三、施肥时间不当。不重视秋季施底肥,担心来年春季有冻害,拖到来年春季葡萄萌芽后,甚至坐果后施肥,这样减少了树体内养分的积累,削弱树势和调控能力; 四、施肥方法不当。①施肥过浅。易诱导根系上浮,使葡萄不抗旱、不耐涝;②施肥过近。有的果农怕肥料利用率低,施肥离主干太近,造成烧根,削弱树势,影响树体对肥水的调控能力。4.修剪管理不当。在修剪时,注意叶果比,避免留叶过少。一般来讲,果穗以上副梢可留1~2片叶,达到每果枝正常叶片25片以上。增强叶片调节水分的能力,减少因水分调节能力差造成裂果。5.负载量过高。产量过高,会造成树势衰弱,从而引起裂果;修穗不当,穗大粒多,果粒极易挤压,主要表现在一些大穗形品种上,如红宝石、克瑞森、维多利亚等。若不及时、合理也疏除部分小穗或果粒,使果粒间或小穗间留有足够的膨大空间,也易造成裂果。6.病虫害导致。病虫危害造成伤口也是葡萄裂果的重要原因,如前期蓟马、绿盲蝽危害,或感染白粉病、灰霉病的果实后期容易引起裂果。7.幼果期用药不当。前期选用药剂有刺激性,会使果面受伤,后期易在伤处开裂。8.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主要分为:①在花期过多使用多效唑、PBO等保果药或者氟硅唑等三唑类药剂浓度过大,造成花穗拉长受抑制,从而后期果穗太紧,造成裂果。②随意增加膨大剂浓度或者使用次数,引起果粒增大异常、果皮过分变薄,后期挤压或者水分大时导致裂果。市场上的生长调节剂产品良莠不齐,很多种植户对这类产品的认识不足,尤其喷施浓度和时间不当,裂果会更严重。

葡萄裂果的原因:1、土壤水分急剧变化,葡萄果实在硬核期生长停滞,而到果实膨大期迅速增大。因生长不均匀,果皮组织局部脆弱,再加上果实着色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浇大水或遭遇连阴天,果粒通过果面和根系等处吸水,使果实内产生较大的膨压,从果皮薄弱部位开裂,形成裂果。2、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排水不通畅,造成裂果。3、施用氮肥过量,而磷、钾、钙肥较少,容易出现裂果。4、无机肥量大,有机肥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裂果严重。5、株、行距过密,造成树体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或留穗过多,果实成熟后皮薄、脆弱,易发生裂果。6、炭疽病、白粉病和黑痘病等果实病害也可引起裂果。7、藤稔,乍娜,香妃,红宝石,维多利亚等品种裂果严重,红提、夏黑、金星无核,京亚极少裂果。容易发生裂果的品种要注意乙烯利或者赤霉素的使用。8、幼果期,尤其落花后45天内,农药使用不当,后期容易裂果;乙烯利或者赤霉素 容易造成裂果。因此对农药的选择要科学性使用,建议咨询生产厂家,防止使用错误造成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