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较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大多数发生在分娩之后,少数发生在产前三个月至分娩之前。发病初期就有食欲减少,个别病牛伴有严重的腹痛和腹部膨胀。食欲变化是逐渐地和间断地伴随疾病地始终,可能拒食各类饲粮,或逐日呈波动性地采食一些各类饲粮。有些母牛虽然呈现饥饿现象,但青贮饲料的采食量很少,大多数对粗饲料还保留一定食欲。通常粪便量减少,呈糊状,深绿色,往往呈现腹泻;腹泻时伴有正常地肠蠕动,或许也出现腹泻与便泌交替现象,但所出现地便泌,极少持续24小时,在粪中很少见到潜血或明显的血液。大多数病例,最终其产奶量明显下降,瘦弱,腹围缩小。左方变位的典型病史是食欲减退,常见对谷物地食欲缺乏而对粗料地食欲降低,同时 产奶量下降。真胃左方变位时,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一般正常,变位地一侧在肋弓后部出现“突起”。除了某些病程较长地病例外,瘤胃运动可能正常,但其收缩地频率和力度常常下降,粪便量减少甚至无粪便,有时仅排出纤维蛋白渗出物。在腹部听诊时,从左腰旁窝部至肘后水平线下方,可以听到比瘤胃更加清朗地由真胃蠕动形式的一种叮铃声,或潺潺的流水音。这种蠕动音清晰而不规则,每隔5――10秒或更长地间隔听到一次,有时频频出现。若在腹壁上三分之一的第9――13肋骨之间的范围,用手指弹或用叩诊锤肋骨弓,同时听诊,可听到类似叩击钢管的金属音。
上一篇: 红凤菜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下一篇: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