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的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 其他豆类

大豆的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选用良种
在选用大豆品种时,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二、合理轮作
以大豆为前茬的作物,增产效果显著。虽然大豆是多种作物的好前茬,但其本身重茬、迎茬都会使产量下降。

三、种子处理
1、种子精选: 2、晒种: 3、拌种:

四、 精量播种
(一) 播种期:我省大豆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二) 种植密度因地力、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我省中部平原区适宜密度为每亩1.2-1.4万株;东部山区、半山区适宜密度为每亩1.6-1.8万株;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适宜密度为每亩1.3-1.5万株。
(三) 播种量:每亩播量4公斤多一些,就可以达到要求。
(四) 播种方法:
主要有“垄三”栽培法,等距穴播法,窄行平作栽培法,“大垄密”栽培法等。我省主要采用“垄三”栽培法,

五、 田间管理

(一) 除草。杂草是大豆的天敌,如不及时消灭杂草可使大豆严重减产。田间除草的方法有: 1、合理轮作可减少杂草危害和病虫害蔓延,这种方法上面已做了介绍 2、中耕培土是常规除草方法,可结合铲地、施药、追肥进行复式作业。第一次中耕应在大豆出苗前至第一片复叶展开期间进行;第二次中耕可结合第二遍铲草在第三片复叶出现时进行;第三次中耕应在大豆开花前结束。 3、大豆化学除草目前主要使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一般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25-3千克,加5%豆磺隆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水在播后3-5天喷雾处理,也可用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播后苗前处理。注意水量一定要足,而且要喷洒均匀。
(二)施肥。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分解缓慢,肥效持久,能充分满足大豆全生育期,特别是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是大豆高产的基础。
施肥方法:秋季翻地前每亩施腐熟好的人畜类粪便2吨以上,均匀洒施于田间,拖拉机深翻时将肥料翻到深层,整平耙细。 2、配施化肥:近年来实践证明,化肥施用量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75公斤效果最好。也可用大豆专用肥每公顷施500斤左右。 施肥方法:大豆化肥施用可结合深松和播种集中于垄底分层施用。以“垄三”栽培法较好,它可以配合垄底深松深层施入大量底肥,也可在播种时施入较深层的种肥。这种作法集中于垄体不同层次施肥,促进肥料的有效利用,又保证大豆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三)灌水。 大豆任何时期缺水都会影响产量,所以必须因地制宜适时灌水,才能保证高产。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促进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物质,它对大豆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可调节大豆体内生理起到增产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分为促进大豆生长和发育和抑制大豆徒长的激素物质。如:增产灵、丰产宝、矮壮素、2.3.5-三碘苯钾酸等。

六、 病虫害防治
(一) 大豆病害:危害我国大豆的主要病害有30余种,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

(二)大豆虫害: 1、 大豆蚜虫: 2、 大豆食心虫:

(三) 综合防治:
1、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2、大豆种子药剂处理和选用无病种子。 3、栽培技术防治。做好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增施P、K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田间化学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一般采取粒选,去除小、杂、病、虫拉,达到脐色一致。播种前做1-2次发芽试验,发芽率在95%以上可以做种。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1-2克钼酸铵对30克温水溶化后拌种,阴干后再拌入占种子量5%的大豆根瘤菌肥,微光阴干后即可播种,随拌随用。

  选地。一般选在玉米、高粱、谷子等茬口地块,避免重茬和迎茬。

  整地。3月中旬耙地,3月下旬起拢,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3000公斤,一般条施为好。

  播种。一般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东北以4月20日-25日为宜。每亩用种4公斤-5公斤。采用犁播或机播,等距点播或撒播均可。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但应与种子隔开,以防烧苗,一般每亩用二铵5公斤-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