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豇豆 > 豇豆制种栽培技术? 豇豆

豇豆制种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播前准备

  1.选地

  豇豆喜肥、耐肥,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最好,豇豆稍耐盐碱,过于粘重、地温太低的土壤不利于根系和根瘤菌的发育。

  2.整地

  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3.除草

  用氟乐灵乳油80~100克/667米2苗前除草。

  4.播种

  晚霜后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太早播种地温不够易烂种。播前精选种子。4月中下旬~5月上旬播种,采用70厘米膜机械点播,播深2~3厘米,667米2播量2.0~2.5千克,株距25~30厘米,行距67~70厘米,667米2留苗2500~3000株。

  二、田间管理

  1.中耕

  播种至出苗前,如遇雨造成板结,及时中耕,以利于增温、保墒、消灭杂草,促使早出苗,培育壮苗,全生育期中耕2~3次。

  2.定苗

  显行后及时定苗,选留大苗、壮苗,去弱苗,留单株,缺苗处留双株。

  3.水肥

  豇豆营养生长过旺会影响开花结荚,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坐(果)英前以中耕蹲苗为主,控制茎叶生长,如肥水过多,茎叶太旺,则结荚部分上移,花序数减少,形成中下部空蔓。豇豆根瘤菌不发达,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荚盛期应多追肥,每半月随水667米2追施尿素或复合肥5~8千克,采收盛期过后生长缓慢,常出现伏歇现象,需连续追肥,防止早衰,促侧芽萌发。

  4.支架

  抽蔓时立支架,竹竿3~5根一束,搭成“人”字形架,在主蔓伸长后引蔓上架,防止茎蔓互相缠绕,茎叶重叠,透光不良,影响结果。引蔓宜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雨后或早晨茎叶组织含水充足,容易脆断。

  5.采捕

  前茬留种过多易坠秧,影响产量和种子品质,可根据市场价格及时采摘鲜果英出售,在后期市场价格低时留种。

  6.选种

  种子采收后充分晾干,用小四轮轻压或采用豇豆脱粒机脱粒,人工粒选,除去破种、瘪种。

  三、病虫害防治

  1.豇豆锈病

  近年来随制种豇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续种植,导致锈病的发生严重,主要在叶片、荚上发生黄色小斑点,稍突起,然后逐渐扩大呈红色斑点。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粉锈宁、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10天1次,连喷2~3次。

  2.红蜘蛛

  选用无公害、无残留、低毒、高效农药防治,如1.8%~2.0%的阿维菌素等,喷雾均匀。

  3.棉铃虫

  在植株开花初期和开花盛期喷施菊酯类药剂,早晚用快杀星、黑钻、快杀毙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