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土壤盐渍化如何治理? 其他蔬菜

土壤盐渍化如何治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从广义来说,盐渍土改良与利用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将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到作物能适应的程度。这是我们常说的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及碱性土的化学改良等,简单可以归纳成几个字∶刮、躲、抑、隔、排;其二,就是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去适应土壤的盐渍环境。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注意排灌工程配套,建立农田林网,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土地盐渍化显著减少、减弱。

  (2)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结合

  我国传统的农业措施改良技术: 起土刮碱、开沟躲碱、蓄淡压碱、增施有机肥料。我国目前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结合综合治理盐渍土的几种模式∶

    ●引黄明沟明渠系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井灌井排系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井灌沟排系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抽咸换淡、咸淡混浇系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提灌提排系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种稻改碱、水旱轮作相结合

  上述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以治水为先导,培肥为核心,旱涝盐碱瘦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工程措施内容核心是,排、灌、平、肥。我们应该注意到,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前提,除涝是丰收的保证。排、灌是盐渍土治理的基本平台,其它措施在这个平台上,才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建立井沟渠结合的灌排工程系统,合理排灌。机井灌溉,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库容,起到灌排调蓄等作用;井沟渠结合,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新疆采用明排为主,明暗排结合,明沟与竖井结合,井排与井灌结合,明沟采用浅密沟系统,深1.5-2米,间距100-250米,效果良好。

  现有渠道很多未经防渗处理,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平均仅0.44,不但严重浪费水资源,而且大量渠系渗漏水抬高地下水位,是土壤沼泽化盐碱公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宁夏水科所资料,用混凝土板衬砌渠底、渠坡,可减少渗漏量的83.6%;塑料薄膜防渗砌卵石防渗,也有良好效果。

 (3)生物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植树造林等);

  增施有机肥料。 盐渍土除了盐渍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约着农作物生长,并呈现着盐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趋势。据江苏盐城新泽试验站资料,培肥熟化土壤,表层10-20厘米土壤有机质会计师增到1.5%左右,总孔隙度达到>55%,其中非毛管孔隙度达15%以上,直径>0.25毫米团粒含量在2.5%以上,容重<1.25/立方厘米,可有效地掏土壤返盐.又据新疆兵团29团资料,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比不施有机肥的脱盐率高11.6%,增产50-80%。还有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施用风化煤、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都收到脱盐、培肥的较好效果。通过对植物抗盐机理的深入研究,选取择、引种和培育新的抗盐经济作物,使其适应盐渍土环境。

  种植耐盐植物。 即使一般作物,在盐渍胁迫下,也有求生存的本领。表现不同农作物,有不同的抗盐能力。盐生植物的抗盐机理有∶泌盐作用,稀盐作用,聚盐作用,拒盐作用及中生作用。

  生物防治有以下作用:

  一是引种盐地先锋植物,可以应用生物排盐。已筛选出的一批盐地先锋植物,如柽柳、花花柴等,它们对硫酸盐、氯化物等盐类都有较强的忍耐力,植物体还具有泌盐腺、泌盐孔的结构,每年可从土壤中带走100~150公斤/亩的粗盐。

  二是可以增加绿色覆盖,防止盐分表聚。内陆盐渍的特点之一是在强大蒸发作用下,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聚于地表。采用时空两个层面增加植物覆盖,可以大大减少地面蒸发,减少盐分表聚。如用红豆草、毛苕子覆盖,盖度达90%%时,耕作层土壤全盐降低70%,盐分由原0.83%降到0.15%。

  三是可以培肥地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种植豆科耐盐植物后,土壤有机质增加0.5%,土壤容重降低,团粒结构改善,进而种植其它作物。

  (4)施用土壤改良剂。

  ① 采用物理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例如磁化水灌溉、砂掺粘、粘掺砂。

  ② 采用化学措施,进行碱土改良。一种是加酸(化学作用),如硫黄、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铝等。碱土加酸后有残留物,同时增加了土壤的盐分。一种是加钙(代换作用),如石膏、氧化钙、石灰石、磷石膏、煤矸石。但石膏用量大,三年才见效,成本大,而且北方石灰性土壤,本身就含有丰富的钙素。

  ③ 采用生化措施。以生物有机酸为主成份,利用生物化学作用。

  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