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季霜降以后,杨树苗木叶子发黄,部分脱落时便可进行秋季栽植。这时苗木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生命活动转入低耗状态,而根系在遭受创伤之后(即栽植以后)还能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恢复性生长。一般情况下,在秋季,新植树木就能长出新的根系。
在土壤不结冻的情况,杨树可冬季栽植。虽然栽植后树木根系不能立即生长,但在初春土壤温度回升以后,地下根系便可生长,等到气温达到树木发芽所需温度时,地下根系已完全恢复,长出新根,促地上部分生长。
采用秋冬造林方法,可使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72杨、中林2025杨、中林2030杨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试验表明,72杨、中林2025杨、中林2030 杨在春季造林时稍有疏忽,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造林成活率将不及50%,而秋冬季造林可使其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春栽一场病,冬栽一场梦”。这据俗语形象地说明了不同季节造林树木的生长特点。实践证明,秋冬季栽植除能提高几个春季栽植成活率低品种的成活率外,林木生长量和春季栽植也有显着差别。以一年生中林2025杨为例,其秋冬季栽植的树木生长量是春季栽植的1.8倍。
另外,秋冬季杨树栽植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利用冬季闲散劳动力,高质量大面积地完成栽植任务,惟一的缺点是看管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在冬季人为、牲畜破坏严重地区和冬季大风多发地区,则不宜采用秋冬季栽植。
上一篇: 葡萄植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下一篇: 小麦起身拔节期低温冻害咋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