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白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叶片发病,外叶叶尖条状发黄,逐渐向叶鞘、内叶发展,后期整株发黄枯死,常造成田间成片死亡。鳞茎发病,病部表皮表现水浸状病斑,长有灰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并产生黑色小菌核,鳞茎变黑、腐烂。地下部分靠近须根的地方先发病,病部呈湿润状,后向上发展并产生大量的白色菌丝。 【防治方法】 与非葱、蒜类作物实施3—4年轮作。选择地势平坦不易积水的地块栽培,加强肥水管理,早春及时追肥,提高蒜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清除;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种子处理。蒜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把蒜种处理后再播种。具体方法是将0.5kg药剂对水3—5kg,把50kg蒜种拌匀,晾干后播种,可有效地切断初侵染途径。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30%异菌脲·环己锌乳油900—12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25%啶菌恶唑乳油1000—20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淋根茎,视病情间隔7—10天1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贮藏期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
上一篇: 青钱柳经济价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