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乳牛产犊后的饲养管理

乳牛产犊后的饲养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乳牛产犊后的15一20天,一般称泌乳初期,也叫恢复期。 此时乳牛的生理特点是气血亏损,消化机能弱,抗病力差,生殖器官处于恢复阶段,乳腺的泌乳机能不正常,乳房有水肿。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促其体质尽快恢复,子宫复原和迅速消失乳房水肿状态,防止发生产后瘫痪症或其它疾病。 乳牛产犊后,可根据乳房情况,适当增加挤奶次数,每天最好挤奶四次以上。但是高产乳牛产犊后,因其乳腺分泌活动的增强十分迅速,除注意饲料喂量的调节外,在最初几天挤乳时不要将乳汁全部挤净,而使其留有部分乳汁,以增高乳房内压,减少乳的形成。一般在产后30一60分钟即可挤奶,第一天每次只挤出2公斤左右,够犊牛饮用即可,第二天挤出全奶量的1/3,第三天为1/2,第四天为3/4左右,第五天将乳房中乳汁全部挤干。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血钙进一步下降,防止发生产后瘫痪症,同时也有利于及早消除乳房水肿。 如果乳半产犊后1一4天就将乳房中乳汁全部挤出来,奶牛钙会迅速降低,特别是高产牛易发生产后瘫痪症。就是治疗及时,产奶量也会受很大影响;若治疗不及时或病势严重则会死亡。 为尽快消除乳房水肿,每次挤奶时要坚持用50一60℃

一、加强初产牛的乳房按摩 初产母牛在妊娠后期,饲养员应更多地接触它,最迟在产前两三个月使其习惯于泌乳牛管理,包括挤奶操作。初产牛产前按摩乳房,能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提高其分娩后的产奶量10%~20%左右,促进人畜亲和,以防踢脚。具体做法是:在产前两三个月左右开始,每天按摩乳房2~3次(早、中、晚),每次按摩持续5~10分钟,一直到产前7天为止。在按摩乳房过程中切忌擦拭乳头,以免擦掉乳头周围的蜡状保护物。

  二、预防乳房炎 停奶时,用药进行乳头封闭,可有效防治产后乳房炎。具体做法:待最后一次挤净奶后,取粉剂青霉毒320万单位,粉剂链霉素200万单位,混入100~150毫升经高温灭菌后的植物油内,充分拌匀,用通乳针分别注入乳头孔内。另外市面上也有出售的成品"干奶针",对预防乳房炎也有较好的效果。

  三、预防产后瘫痪 产后不能将乳汁全部挤净,否则由于乳房内压显着降低,会引起高产乳牛的产后瘫痪,一般产后第一次挤乳量应控制在2公斤左右,第2天挤1/3,第3天挤1/2,第4天后方可全部挤净,同时应采取调整钙磷喂量姆椒ǎ???周内每日供给钙磷40克左右,产后钙磷的喂量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这种"前高后低"的方法可刺激牛体对钙、磷的吸收能力,起到防病作用。也可采用产前产后静脉输钙方式,具体做法:分别在产前产后1周内静脉输入5%氯化钙溶液5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750毫升。

  四、防治胎衣不下 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12小时内胎衣可自行脱落。若产后12小时(夏天8小时)后胎衣尚未脱落应采取措施,否则易出现不良后果。一般可肌肉注射催产素或与10%葡萄糖100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效果较好,可促使子宫收缩,尽早排出胎衣。另外,母牛分娩后,应立即驱赶起立,并尽快饮温热益母草汤(益母草100克、麸皮50克、碳酸钙50克、温水10~15公斤),也有利于恢复体力和排出胎衣。

  五、对健康正常的分娩牛,应让其自由采食青干草,尽量避免喂过多的玉米青贮料 从分娩后第4天开始,配合精料按每日0.5公斤递增,使奶牛在产后的11天内,日采食精料量达10公斤左右。这样不仅能减缓分娩母牛在产后15天内体重的下降,而且可以对提高产奶量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