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期棉株自身补偿能力变弱,蕾铃损失量的多少与产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害虫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棉花产量的多少和品质的好坏。其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红铃虫、棉盲蜷、红蜘蛛、烟粉虱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棉花蕾铃期害虫的防治策略主要是在搞好虫情测报的基础上,根据害虫实际发生情况和天敌的消长规律,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基本不用防治,三代棉铃虫发生期以药剂防治为主,四代棉铃虫以生防、药防结合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农业措施结合整枝,把打下的顶心、边心、赘芽等带出田外处理,既可带出部分害虫,又可减少害虫的食源,降低青铃受害率和越冬虫量。
(2)生物防治8月中下旬以后,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天敌大量迁回棉田,数量增加,控害作用加强,在天敌能够控制虫害的情况下,尽量推迟药防时间,减少施药量,或选用对天敌伤害较轻的防治,尽量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增加天敌的越冬虫量。
(3)化学防治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伏蚜、红蜘蛛和三代棉铃虫的混合发生期,应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48%毒死蟀乳油、40%丙澳磷乳油、4.5%高效氯氰菊醋乳油等杀虫谱广、兼治性好的农药防治。8月中下旬是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干旱年份红蜘蛛发生重,阴雨潮湿年份伏蚜发生重。此时棉田害虫天敌数量回升,控害作用增强。药剂防治要选用对天敌伤害较轻的灭幼脉、赛丹、抑太宝等农药防治。害虫发生重时,可用杀虫广谱、扫残力强的辛硫磷、丙嗅磷等农药,一药兼治。红蜘蛛单独发生时可用哒蜡灵、扫螨净、尼索朗、克螨特等农药单独防治。
上一篇: 猪病如何诊断?
下一篇: 黑小麦 如何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