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养料酸碱度调节,并不是一开始就要调节到最适宜的数值,因为随着菌丝的生长过程,其代谢的产物有机酸(如碳酸和草酸)会不断地积累在培养料内,使料内的酸度逐渐提高;另外,培养料在灭菌过程中酸碱度也会下降。所以,刚配好的培养料的pH值应比最适宜的要高出1-1.5。如黄背木耳的最适宜pH值为7-7.5,拌料时掌握在8-9,高温灭菌后为7-8;杏鲍菇出菇时的pH值为5.5-6.5,菌丝生长时要求6.5-7.5,拌料时可掌握在7.5-8.0。值得注意的是,发菌过程中培养料的酸度上升得太厉害,不仅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反而会引起杂菌污染的机会,所以发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料pH值的变化。
食用菌培养料pH值调节,常用2-3%的碳酸钙或1-2%的石膏粉可起到缓冲作用,在偏酸的情况下,一般用1-2%的石灰调节。试管里的培养基,偏酸时可用4%的氢氧化钠,偏碱时可用3%的盐酸调节。
食用菌培养基料如果呈酸性(PH值低于6)就可以用石灰来调,如果呈碱性(PH值高于7)就可以用柠檬酸来调节。当然上述说法是建立在理论上而言的。在实践生产过程中一种食用菌一种栽培方法,不能一概而论的。
下一篇: 幼龄茶树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