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大蒜 > 如何加强大蒜的浇水管理? 大蒜

如何加强大蒜的浇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蒜退母后植株开始独立生活,鳞芽和花芽开始分化,地下部发生第二批新根,叶片全部长出,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对水肥的需要显著增加。此时如果缺水、缺肥或者水肥供应不及时,便会严重妨碍植株的生长,假茎和蒜薹上粗下细,采薹时口紧难抽,也影响鳞茎的发育。此期要肥大水勤,一般6~7天浇水1次;地皮发白就要浇水;从抽薹到蒜薹成熟一般要浇水6~7次。隔一次水追施1次速效氮肥,一般每亩追标准氮素肥15~25kg。在追氮肥的同时,要注意结合磷、钾肥的施用,每亩施过磷酸钙30kg,每亩施钾8.07kg。前一阶段浇水后,当表土干湿适宜时,要进行划锄,结合除草。后一阶段不松土,表土干时即可浇水。蒜薹长成以后要及时采收;采收不及时,会降低蒜薹的品质,使其纤维含量增多,质地粗硬,失去食用价值,同时也会降低蒜头的产量。采薹前3~4天停止浇水,减少收获时断薹。要进行浅中耕,使植株稍萎蔫,以便“松口”采薹。

大蒜叶虽耐旱性较强,但根系入土浅,吸收能力弱,所以大蒜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而且不同的生育期,对土壤湿度有不同的要求。播种后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如过干旱,应提前浇水,以达适墒播种。冬前一般不灌水,促根蹲苗。次年施返青肥后,要灌头水,这是蒜薹、蒜头增产的关键。幼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能促进根系发育生长。幼苗期以后对土壤水分要求逐渐提高,抽薹期和鳞茎膨大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达到高峰,农谚“要吃蒜,泥里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鳞茎发育后期,需水迅速减少,应控制浇水,促进磷茎成熟和提高蒜头的耐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