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良种,适时早播
1、选种:花生种子发芽出苗时所需要的养分是依靠种子本身供给的。俗语云:种大苗肥。选用饱满的大粒种子,是壮苗齐苗的重要措施。剥壳前要将荚果晒2天,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2、催芽:秋植花生浸种催芽,可有效提高发芽率,栽培上达到苗全、苗齐的效果。种子在40℃温水中浸泡4小时捞起,摊在草席上,保持湿润,经12-24小时露出白尖(胚根),可拣芽播种。如遇雨天不能播种,应将催芽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摊成薄薄的一层,但要注意抑制芽的生长。
3、适时早播:我镇秋植花生在“大暑”后、“立秋”前播种。过早播种,容易引起徒长,病虫害较多,不利于开花结荚;秋植花生成熟期的温度要在18℃以上,若过迟播种,后期低温干旱,荚果结实发育不良,空秕荚果多,产量低。
二、合理密植,保证全苗
秋花生播种期正处于气温高、雨水多的环境,种植时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每亩播种1.2万穴,每穴2粒种,开浅沟条播。如果肥料质量高、浓度大(如猪屎肥),易伤害种子,应采用隔土的方法,即在浅沟上撒一层薄河沙,播种后再用一层河沙盖种,再覆盖薄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确保全苗。每穴双粒播种的,如缺 一苗可以不补,如全穴缺苗应及时移苗补植或用种子催芽直接播种补苗。
三、加强管理,及时追肥
1、涝排旱灌:花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需水特点是“两头少、中间多”。秋花生前期雨水多,苗期怕渍,要及时疏沟排水,一般以沟灌、喷灌为好,要小水细浇,便切忌大水漫灌。防止植株受旱枯萎,没有灌溉条件,难以达到丰产。
2、中耕除草培土:第1次中耕除草在植株有3-4片真叶时进行,10天后进行第2次,盛花期进行最后1次中耕。按农民的经验:头遍锄地要浅,二遍要深锄松土,三遍锄地要细致。第1次培土结合最后1次中耕进行,用小锄把行间的松土培到花生基部,10天后结合清畦沟进行第2次培土。
3、及时追肥:齐苗后,每亩用尿素5公斤在雨后泥土湿润时撒施,促早分枝、早开花下针。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吸收的养分占一生总吸肥量的60%,因此,在开花下针期施肥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此时每亩施复混肥料20公斤。待谢花后,每亩撒施黑白灰60公斤(石灰粉、草木灰各30公斤),防止后期出现早衰和过早谢苗。
4、喷施微量元素每亩用100克硼酸钠兑水50升,于始花期、盛花期各喷1次,硼肥能刺激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有利于受精。
5、防治病虫害对虫害防治,幼苗期可用马拉硫磷600倍液喷杀,中后期可用敌百虫800倍液喷杀。对叶斑病和锈病,应在花期开始用药,可用1:2:200波尔多液或胶体硫15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效果好。
上一篇: 奶牛如何入保险?
下一篇: 初制茶厂选址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