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为什么一般都要进行预处理? 其他

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为什么一般都要进行预处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维生素易受氧,潮湿,热,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其活性.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几乎所有的维生素添加剂都需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以保持维生素的稳定性和活性.如维生素A常用的是维生A乙酸酯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经酯化的维生素A稳定性虽有提高,但也易被氧化而使其活性降低,还需要进行:①乳化——先在乳化器内加入阿拉伯胶,然后加入维生素酯进行乳化,使之形成微粒,均匀地分散于基质中.基质可采用阿拉伯胶或明胶,也可采用蔗糖或淀粉,可进行一次乳化,也可采用双重乳化.为避免在乳化过程中维生素A被氧化,还应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如乙氧基喹啉或BHT或者BHA.②包被——将制成的细粒再移至反应罐中,加入明胶水溶液,利用电荷作用使乳化液微粒和明胶水之间发生反应,形成被明胶包被的微粒,随后再加糖衣,疏水剂,再用淀粉包被,即制成微型胶囊.将上述制成的细粒再用可溶性淀粉加以包被,形成极细小的微粒,这样处理过的微粒比以往的明胶微粒胶囊形式好,其硬度高,能抵抗机械损伤,抗氧化性能好,微粒表面粗糙,且不规则,混合性能好,单位饲料中的颗粒数多.③吸附——在经过乳化工艺处理制成的细粒中,再加入吸附剂,如用干燥的小麦麸和硅酸盐进行吸附,制成为粉剂.经过预处理的维生素A酯,在正常贮存条件下,如果是在维生素预混料中,每月损失0.5-1%,如在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中,每月损失2-5%,在全价配合饲料粉料或颗粒料中,温度在23.9-37.8℃时,每月损失5-10%.胆碱添加剂主要是氯化胆碱.分为液体氯化胆碱和固体氯化胆碱两种.前者采用专门设备,使用也不方便.现介绍一下固体氯化胆碱的预处理技术.①干燥法——将液体氯化胆碱喷洒在吸附剂上,同时加入抗结块剂,制成固体粉粒状氯化胆碱.吸附剂选用有机载体如麦麸粉,玉米芯粉,谷粉.由于有机载体的含水量高,易吸潮结块,所以经干燥后方能配制胆碱,含量为50%的粉剂.②吸收法——使用符合粒度的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等吸附剂平衡其水分以达到固化而呈粉状.虽然制成的固体氯化胆碱的稳定性提高了,但因它对其它添加剂活性成分的破坏很大,故在预混料中一般不加氯化胆碱,而是在配全价饲料时随用随加.总之,饲用添加剂中有些维生素并非使用其纯品,而是用它的一些比较稳定的复合物,如盐类或酯类的衍生物或加入载体或制成微型胶囊,或制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剂型上则有粉剂混拌或冲饮,水剂,油剂,针剂,复合制剂以及微型胶囊制剂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其稳定性,而且还有利于加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