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春季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是什么? 马铃薯

春季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春季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

早春大棚种植马铃薯节省人力及投资,收效快,纯效益高。因此近两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将早春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地施肥:种植马铃薯应选择土壤质地疏松、地势高、易排水、灌水, 耕作层深, 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土地,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耕翻,并施足底肥。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50%硫酸钾40公斤。  

二、品种选择:选用早熟、高产、优质的脱毒马铃薯品种“鲁引1号”,该品种结薯集中,大小整齐,商品薯率高;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耐储藏,高抗皱缩花叶病毒病,耐卷叶病毒病;一般每亩产量为3000公斤。搭配品种有荷兰15、津引薯一号等。  

三、种薯处理:每亩备种150千克左右。在1月下旬选晴暖的中午将种薯晾晒1天,并剔除病薯、烂薯和畸形薯。后把种薯放在20~ 25℃ 的室内15天进行预醒,待芽萌动后,预醒结束。然后切块,每块20~ 25克 。大薯按螺旋状向顶斜切,最后把芽眼集中的顶部切成3~5块,发挥顶端优势。切块后在阳光下晒2~3天,即可播种。  

四、播种:早春大棚马铃薯栽培一般采用大棚加二幕和地膜三膜覆盖栽培,实行双行起垄种植。行距80厘米,每垄种2行。株距25~30厘米,播种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右。在垄上按小行距20厘米开浅沟2条。覆土深度10~12厘米,起垄高度15厘米。播种后将垄顶作成“凹”字型,后用宽90厘米的地膜覆盖垄上,拉紧压实。  

五、田间管理:从播种到出苗20天左右。生长期保持白天16~20℃ ,夜间12~15℃ 。生育前期在中午开小口通风排气。当气温达到20℃ 时,每天上午9时开始打开棚膜通风,下午3点左右闭风。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以上,夜间在12℃以上时,进行昼夜全揭膜通风。温度低时仍盖膜。生育期间经常用竹竿振荡棚膜,使膜上水滴落地,增加膜的透光性。出苗后、团棵期、封顶后分别各浇水一次。薯块膨大期浇两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不要漫过垄顶,保持土壤通气性,促进薯块膨大。封顶后和膨大期各追施复合肥30干克/亩。收获前l0天不浇水,以防田间烂薯。   

六、适时收获:在5月初马铃薯块茎直径达5~6厘米以上时收获。(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