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
1.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引起湿腐,枯萎死亡。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燥后病斑变成淡褐色,叶片脱落。茎部受害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变病斑加长,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而且易从病部折断。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先出现水浸状斑点,暗绿色,后病斑扩展,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或失水变成僵果,残留在枝上。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该病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旬平均气温10℃以上,棚室内辣椒即可发病,27~30℃发病最快,在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土壤蒸发量小的条件下,就可侵染发病。漫灌时,极易造成严重发病。病菌可在病残体上和种子上越冬,来年直接侵染基部。辣椒(甜椒)疫病是保护地毁灭性土传病害。
3.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新土育苗或床上进行消毒。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8克加10~15公斤细土拌匀,将三分之一药土施入床内,播后奖剩余三分之二药土覆盖。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选择晴天的上午浇水,浇水后提温降湿,避免高温高湿,及时拔除病株并清除出棚室集中处理。
药剂防治。定植后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以保护,15天一次。发病初期可喷洒40%已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亩施药液40公斤,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棚室中还可使用45%百菌清烟剂, 每亩每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隔9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一、病毒病:1、种子处理:用10%磷酸三钠进行浸种20分钟,清洗后进行催芽。2、遮阳网育苗:在辣椒育苗床上用防虫网覆盖严密,勿使蚜虫侵入,其上架遮阳网。3、药剂防治:在辣椒幼苗定植前喷NS-83增抗剂要100倍,这种辣椒病虫害发病初期喷1.5%植病灵乳剂为1000倍液、5%菌毒清要400倍液、20%病毒AWP 500倍液。
二、白粉病:喷405福星乳剂油8000~10000倍、40%多硫悬浮剂200倍液、25%敌力脱乳剂油4000倍液、2%农抗120或2%武夷霉素15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
三、茎基腐病:在这种辣椒病虫害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四、黄萎病:1、种子处理:用60%防霉宝水剂1000倍液拌种后闷种2小时,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1~2小时。2、苗床及土壤处理:苗床土按每平方米用40%棉隆10~15克与细土15千克拌匀,撒于苗床,耙入土中约15厘米,耙平浇水覆膜,熏蒸10天后播种。定植田土壤用50%多菌灵按每亩2千克的比例喷施地面,耙入土中。3、嫁接:多采用劈接法,使用的抗病砧木有CRP、托洛巴姆。4、灌根:在这种辣椒病虫害发病初期进行灌根,常用的药剂有10%治萎灵水剂300倍、50%DT混杀硫悬浮剂350倍、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每株灌150毫升。这种辣椒病虫害防治时最好在定植前对定植苗也灌药。
五、褐斑病: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连续喷施2~3次。
上一篇: 甜菜为什么提倡适期晚收?
下一篇: 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哪几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