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颡鱼为例
繁殖池的准备:繁殖池选择保水保肥、水源方便、水质好、底泥浅(15~20厘米)且平整的池塘,面积1~2亩为宜,在池的一角做一个出水口,边上挖一个池,用于集苗。年前11~12月抽干池水曝晒干冻,杀菌灭虫。年后正月十五左右种草作为隐蔽物并调节水质,一般以竹节草为好,先将草种在小型花盆中,然后将花盆移入池塘,间距为100厘米×100厘米,有条件者可在池子四周浅水处铺一层消毒过的小石子,同时放入20厘米左右的水(经60目的筛绢过滤),施入少量有机肥,培育水草。
放亲鱼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池中野杂鱼类及敌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鱼池加水至60~80厘米。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当水温达22~24℃时,亲鱼开始追逐、发情交配,并产卵于鱼巢上。黄颡鱼有护幼习性,亲鱼产卵后守护在鱼巢边,防止其它鱼吞食鱼卵,6~8天后发现池中有苗平游后开始集苗,即用小型水泵打水,一边进一边出,在出水口集苗,放入苗种培育池。同时,繁殖池在繁殖前一星期左右施放粪肥或绿肥,以培育浮游动物供鱼苗开口后摄食。一般亩施腐熟粪肥300~400千克,或亩施绿肥350千克。
上一篇: 如何识别和防治苦瓜侧多食跗线螨
下一篇: 农药的标签包含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