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茎部。成株期染病,初在近地面的根颈部呈水渍状,后皮层易开裂或剥离,渗出褐色或咖啡色汁液,造成植株萎蔫。果实染病,果实表面干裂。病部干燥时可见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饱子器或微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春分生饱子器中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在田间不断地进行再侵染。遇有高温、高湿的条件域植株上有伤口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与非瓜类、豆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适当密植,合理施肥、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80%大生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播种后3~4天,幼苗已经开始出土,果墒情不好,此时可再浇一次水,水量不宜过大,1~2天内基本可以齐苗。栽苗的,也应在缓苗时再浇次水。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叶黄、细弱,需追施少量化肥,助苗生长。插架前,结合浇水每亩可追施硫酸铵10千克以下,使用尿素时,需酌情减量。浇水后插架,此后,要稍控制浇水。开始结瓜后就不能缺水了,而且随着结瓜的增多,浇水量也相应增大。但是,浇水时仍应小水勤浇,而不可大水漫灌此时,一般每4~5天浇水1次,天气转凉以后,基本上每周1次。结瓜以后,伴随浇水还要施肥,可施用速效化肥,每次的施用量不必很多,追肥与浇水可交替进行,浇1~2次水追施1次肥料。到10月中旬以后温度下降了,可以追施人粪尿。
与非瓜类、豆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适当密植,合理施肥、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80%大生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80%大生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上一篇: 玉米花粒期间怎样追肥灌水?
下一篇: 如何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