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地整地:菜用大豆既怕旱又忌涝, 因此要选择排灌方便、 土层深厚、 通透性好、 有机质含量高、 pH 值 6. 5 左右的壤土或沙壤土。播种前尽早深耕, 耕地时要施足基肥, 基肥的施用按照无公害施肥规则。
2 品种选择:种植菜用大豆需选择早熟、 分枝多。南方种一般为有限生长类型、 早熟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 北方一般为无限生长类型,晚熟品种。
3 栽培季节:菜用大豆播种期因栽培目的和品种不同而异,长江流域可分为早菜用大豆和中晚菜用大豆 2 种,而早菜用大豆中又有早熟栽培和普通栽培之分。
3. 1 早熟栽培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一般应用冷床育苗,3月下旬定植,6 ~ 7 月采收嫩荚,菜用四月白、 五月白, 而 4 月上中旬直播的菜用五月白或五月乌。
3. 2 中晚熟栽培 夏栽中熟种于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直播,7 ~ 8 月收获,菜用六月白或六月黄。
4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筛选种子,首先除去种子中的菌核和菟丝子的种子,再把有病斑、 虫蛀和破伤的种子挑出。然后晒种 1 ~ 2d,并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拌种,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使种子的抗病性增强。
5 播种育苗:菜用大豆的播种时间为 4 ~ 9 月,通常采用穴播或条播。
6 间苗补苗:菜用大豆出苗后, 为了改善幼苗的通风透光条件, 保证营养的正常供给,要对菜用大豆进行间苗,间苗要本着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的原则, 每穴留 2 株健壮的苗。如果发现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苗,补苗的方法是将过密的菜用大豆幼苗连根一起挖出, 在缺苗处挖 5 cm 深的小坑, 将苗补种在坑中。
7 田间管理:
7. 1 肥水管理 菜用大豆需要大量的磷钾肥,因此,施用磷钾肥对菜用大豆增产效果显著。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7. 2 摘心打顶 菜用大豆生长后期开的花往往不能及时成熟,适时摘心打顶可以控制茎叶过茂徒长倒伏,减少落花、 瘪荚。使豆荚成熟一致, 早熟, 增产 5%~ 10% , 并有改进品质的效果,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和地区,对生长繁茂的晚熟品种,进行摘心效果更为显著,摘心时期以开花盛期至后期为宜,将主茎顶部摘心 1 ~ 2 cm,促使茎粗分枝结荚增加。
7. 3 根外追肥和喷施多效唑 这对提高结荚率和产量有良~好的效果。根外追肥于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以喷施钼酸铵和尿素为主,浓度不要超过 0. 3% 。多效唑则于初花期喷施1 次,浓度为 250 mg /kg。
7. 4 接种根瘤菌 菜用大豆播种前, 用人工的方法将好的根瘤菌剂拌到种子上, 播种后能使植株根上长出大量的根瘤,促使植株生长繁茂,结荚多而高产,一般能增产 5% 以上,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
7. 4. 1 土壤接种法。从菜用大豆根瘤菌生长良好的田块中取出表土,撒在准备种植菜用大豆的田里, 撒土量 2 250 ~3 750 kg /hm2。
7. 4. 2 根瘤菌剂接种。用人工培养的优良菌种, 接种时根瘤菌剂用量可按说明书规定,先用等量清水化开,再将种子倒入桶内,拌匀使菌种粘附在种子表皮,即可播种。
7. 4. 3 植株根瘤接种。秋季将田间选择根部根瘤菌生长良好的植株,连根拔起,清除其上土壤,在 20 ~ 25℃ 条件下加以干燥,然后用手磨磨碎贮存,春天播种时按根瘤菌剂 2 250 ~3 000 g /hm2 与种子拌匀后播种。
7. 5 病虫草害防治
7. 5. 1 病害。生长期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锈病。防治的方法首先是选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其次是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 1. 5% 植病灵800 倍液或病毒 A 500 倍液喷雾防治, 在锈病发病初期, 用70% 山德生可湿性粉剂 1 000 ~ 2 000 倍液或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00 ~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7. 5. 2 虫害。生长期主要害虫有蛴螬、 蚜虫、 豆荚螟、 大豆食心虫和黄曲条跳甲等。于毛豆播种前深耕晒土可减少黄曲条跳甲蛴螬的虫量。
7. 5. 3 草害。于毛豆播种前或播种当天,用 50% 乙草胺 750ml /hm2,对水 600 kg /hm2 进行地表喷雾,以杀死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据试验,其防治效果可达 92% ~ 95% 。
8 采收:当菜用大豆豆粒饱满、 豆荚紧绷、 颜色呈青绿色时即可采摘上市。采收过早容易造成豆粒瘦小、 产量低; 过迟豆粒会坚硬、 降低品质。采收时全株一次收完, 如果劳力比较充足,也可以分 2 ~ 3 次采收。
上一篇: 蚯蚓在养猪生产中的综合利用价值?
下一篇: 正确调整柴油机气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