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选良种
选用抗病虫、耐寒性强、优质、高产、口感好的豌豆苗品种,如我镇种植的中豌六号。
2播前准备
选择符合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环境要求的蔬菜产地,田块要远离工矿污染源,避免“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前茬未种过豆科作物,地势要平坦,且排灌方便。在播前1个星期每667m2施腐熟鹌鹑粪或其他厩肥4000-5000kg,有机肥料必须符合DB32/T343.2-1999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生产技术规范“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另加高浓度复合肥30-35kg、过磷酸钙25-30kg。然后将种植豌豆苗田块进行耕翻,深翻20-25cm,耙平耙细,筑成畦宽1.5m的小平畦,大田四周开好小围沟,便于排灌。
3适期播种
豌豆苗在无锡地区以秋播为主。播种期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下旬。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撒播即将豌豆种均匀地撒在筑好的畦面上,然后将种子耖入泥土中。条播即将豌豆种按播幅10cm,空幅20-25em,逐条均匀地撒在筑好的畦面上,然后将种子耖人泥土中。种子用量根据种子发芽率而定。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撒播每667mz用种量30-35kg,条播每667m2用种量40kg。种子播完后,覆土3-5cm,并用大水泼浇,不能漫灌。
4科学除草
播种浇水后,趁土壤湿润时(田间泥土未发白),及时用化学除草剂封杀杂草。每667mz用33%施田补乳油100mL(兑水1000倍),或者每667m2用72%都尔乳油70mL(兑水1500倍)均匀喷洒表土。
5肥料运筹
按照DB32/TB432-1999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生产技术规范“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应搞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在基肥施足的基础上,分期分批追肥。播种后15天左右,第1次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5kg,同时用黄叶速绿每667m225mL或惠满丰每667m225mL,兑水进行叶面喷肥,可以提高豌豆苗的抗病、抗寒能力和品质。第2次追肥,在第2批豌豆苗收获后每667m2施尿素5kg。第3次追肥,在越冬后每667m2施尿素5kg,同时用黄叶速绿每667mZ25mL或惠满丰每667m225mL,兑水进行叶面喷肥。
6防病治虫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秋季豌豆苗病虫害较轻,一般以农业防治和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危害豌豆苗的主要害虫是蚜虫、潜叶蝇。主要病害有花叶病、白粉病和少量褐斑病。其防治方法见表1。
7适时采收
播种20-30天后,当苗高15-20em(一般有2一3张复叶加嫩梢)时开始采收。在采收第1批以后,每当主茎或腋芽上长出了3-4张复叶和一嫩梢就要采收1次,一年大约可采收5~6次。露地栽培的豌豆苗在严重霜冻时应停止采收,并采取防冻覆盖拮施。
豌豆苗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创汇能力强、菜农致富快、很有发展前途的名贵蔬菜。培育方法如下:
1.择地选择。豌豆苗根较深,稍能耐旱,不耐湿。宜选择3~4年未种豆科作物、地势稍高、排灌方便、土壤较肥沃、疏松、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种植。
2.适时播种。豌豆苗耐寒而不耐热,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播种期可安排在早春2~3月,或9~10月,温暖地区10月底至翌年1月也可播种。先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猪粪30担,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再耕地作厢,厢面宽1.5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5~25厘米。点播每穴种5~6粒,每亩用种10~12公斤,当苗高8~10厘米,有2~4片真叶时移栽。
3.加强管理。管理上做好四件事:①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采收前施2次,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②浇水:豌豆苗忌水涝,应注意清沟排水,以防烂根。但干旱会降低产量和品质,久旱应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③中耕:苗期浅中耕,雨后和施肥后适当培土,拔除杂草,并注意引蔓,不让其生长到畦沟,以免田间作业踩伤。④防治病虫:常见的有白粉病、黄斑病、黄顶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
4.分次采收。播种后30~50天,苗高16~20厘米时开始采摘嫩梢,即摘取上部嫩梢连带1~2片尚未展开的幼叶,以后每隔15~20天采收-次,一般可采收6~10次。
1.择地选择。豌豆苗根较深,稍能耐旱,不耐湿。宜选择3~4年未种豆科作物、地势稍高、排灌方便、土壤较肥沃、疏松、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种植。
2.适时播种。豌豆苗耐寒而不耐热,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播种期可安排在早春2~3月,或9~10月,温暖地区10月底至翌年1月也可播种。先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猪粪30担,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再耕地作厢,厢面宽1.5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5~25厘米。点播每穴种5~6粒,每亩用种10~12公斤,当苗高8~10厘米,有2~4片真叶时移栽。
3.加强管理。管理上做好四件事:①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采收前施2次,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②浇水:豌豆苗忌水涝,应注意清沟排水,以防烂根。但干旱会降低产量和品质,久旱应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③中耕:苗期浅中耕,雨后和施肥后适当培土,拔除杂草,并注意引蔓,不让其生长到畦沟,以免田间作业踩伤。④防治病虫:常见的有白粉病、黄斑病、黄顶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
4.分次采收。播种后30~50天,苗高16~20厘米时开始采摘嫩梢,即摘取上部嫩梢连带1~2片尚未展开的幼叶,以后每隔15~20天采收-次,一般可采收6~10次。
播种后30~50天,苗高16~20厘米时开始采摘嫩梢,即摘取上部嫩梢连带1~2片尚未展开的幼叶,以后每隔15~20天采收-次,一般可采收6~10次。
豌豆苗耐寒而不耐热,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播种期可安排在早春2~3月,或9~10月,温暖地区10月底至翌年1月也可播种。先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猪粪30担,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再耕地作厢,厢面宽1.5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5~25厘米。
点播每穴种5~6粒,每亩用种10~12公斤,当苗高8~10厘米,有2~4片真叶时移栽。
上一篇: 水稻矮矬病用什么药物防治最好?
下一篇: 什么叫种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