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甜瓜 > 大棚甜瓜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甜瓜

大棚甜瓜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

2、氮肥施用过多, 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不通风透光;

3、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

4、早春多雨或霉雨来早、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

5、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二、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也可以用40%拌种双200倍液浸种24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推迟瓜田浇第1水时间,清除病残组织,减少初侵染病原菌;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棚室栽培甜瓜,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避免结露,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3、药剂防治。棚室栽培,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防治,于傍晚每667平方米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或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每隔7-9天防治1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轮换使用。露地栽培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大棚甜瓜大斑病的发病原因 :感染多格链格抱菌引起。

危害:重病田叶片焦枯、发紫,提前枯死,严重影响糖分积累,商品性大大降低。叶片:下部老叶先发病,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褐色,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上有稀疏霉层。果实:多在日灼或其他病斑上,被危害的瓜果形成褐色、稍凹陷的圆斑,直径2一16mm,外有淡褐色的晕环,有时内有轮纹,渐扩大变黑,病斑上有一层黑色霉状物,形成果腐。

防治方法:

1、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残体;
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3、选用抗病 、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
5、播种后用药土做覆盖土,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治病虫的重要措施;
6、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防治用药:
一、浸种剂:
40%拌种双200倍液浸种24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二、棚室栽培,傍晚喷撒:
5%百菌清粉尘剂15kg/hm2或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 3一3 .75kg/hm2。隔7一9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