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新型职业农民分为那几种类型? 其他

新型职业农民分为那几种类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新型职业农民分为那几种类型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将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四类:

(一)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

(1)种植大户:从事种植业,达到较大规模(面积),在同等土地和物质投入条件下,单产明显超过当地平均水平,劳均年收入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3倍以上,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业主或技术骨干人员,年收入5万元以上。

(2)养殖大户:从事养殖业,达到较大规模(数量),在同等市场条件下养殖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养殖户,劳均年收入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3倍以上,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业主或技术骨干人员,年收入5万元以上。

(3)家庭农场主:从事种植或养殖业,产业规模较大,劳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

(4)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国家、省、市级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主要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标准:年从事农业生产收入5万元以上且明显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

(二)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

是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1)农业工人:常年在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场以及其它农业生产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具体标准:年工资收入5万元以上。

(2)农业雇员:常年在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管理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生产技术指导,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产业,且年收入5万元以上。

(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是指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

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

(1)农村信息员:主要为农业提供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信息服务,并获取一定经济收入,年收入3万元以上,且信息服务收入不低于1.5万元。

(2)农产品经纪人:从事提供产品供求信息、传播科技信息、贩销农产品、来料加工经济等各种中介服务活动,有益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农村劳动者。年收入5万元以上。

(3)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服务活动,并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服务群体,年服务收入3万元以上。

(4)动物防疫员:主要为畜禽养殖户提供疫情、疫病预防服务活动,获取一定经济收入,年服务1000户以上,年收入3万元以上。

(四)新生代型职业农民

是指经过农科专业教育和实训培育的具备一定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新生代群体,主要包括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

(1)农科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过农科高等或中等职业教育学习,考试考核合格予以毕业,热爱农业,立志或已投身现代农业创业或在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参加生产经营管理的群体。

(2)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热爱农业,立志或已投身现代农业创业或在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参加生产经营管理的群体,并取得一定成效,年收入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