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蛋鸡在雏鸡阶段发生率较低, 从育成鸡开始逐渐增高;肉鸡则以30-45日龄段发生较多。饲养管理不良、饲料搭配不当或突然改变,气候剧变等因素能诱发本病发生,集约化养殖若饲养密度过大,污染严重,加之消毒不严,常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对雏鸡死亡率几乎可达100%。 从临床上看,感染大肠杆菌病后一般表现为雏鸡精神不振,闭眼嗜睡,个别鸡煽动翅膀,尖叫不安,有的鸡张口呼吸,排稀便或水样便,呈灰白色、黄色,多数腿干燥、脱水。大肠杆菌特效药。
防治措施
在日常生产中为避免发病,需要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减少或防止诱因的出现和发生,保持鸡群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控制其发生,减少损失,必须采取如下一些综合性防制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及时清除粪便等垃圾。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要适度调整,保持良好通风换气,避免骤冷骤热,以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2、定期对场地、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保持场地整洁。污染严重或常发病鸡场,要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消毒间隔时间, 一般5-7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3、实行全进全出制。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鷄群间的交叉感染。同时鸡群尽可能采用封闭式管理,这样可减少或杜绝鸡群与大肠杆菌的污染物接触,防止本病发生。
如已发生大肠杆菌病,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及时治疗。发生鸡大肠杆菌病时, 可用药物进行治疗。
上一篇: B超在肉牛生产中有哪些用处?
下一篇: 冬季农机要双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