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源:病原体为弧菌
从2月底至11月份,尤以水温为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患病率为60%以上,死亡率为10%~80%.
2、症状与危害:发病初期,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背鳍及臀鳍间的体表及尾鳍处都呈白色,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倒悬水中,时而作挣扎状游动,直至死亡。此病系操作不慎或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侵伤鱼体,病原菌乘机而入引发。
主要流行季节为6~8月,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养殖发达地区都有此病发生。发病时来势凶猛,2~3天鳜种就会死亡,病鱼死亡率较高。发病主要是水质不好,使病菌繁衍,或是由于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病菌乘机侵入。
3、防治方法
(1)始终保持鳜鱼养殖水体水质良好(可使用“超浓缩光合细菌”),减少病菌繁衍;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扦捕、运输等操作要仔细,避免鱼体受机械损伤。
(2)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浸洗,隔天浸洗1次,3次见效。
(3)用1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浴15~30分钟。
(4)全池遍洒强氯精(含有效氯90%),使池水呈0.5~0.6毫克/升浓度。
(5)用“杀菌红”全地泼洒,使池水呈0.3~0.5毫克/升浓度。
上一篇: 大豆田误用莠去津除草,应怎样解救?
下一篇: 炭疽病的潜伏期最长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