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弱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小麦

弱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选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优良弱筋品种, 播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 密度控制在14万~16万/亩, 少免耕机条播, 行距25厘米左右, 播深2~3厘米, 或稻田套播。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 增磷钾肥, 采用氮肥前移技术, 减少生育中后期施氮比例, 确保高产优质弱筋。总施氮量应根据地力水平确定, 一般掌握总施纯氮12~14千克/亩, 氮∶磷∶钾=1∶0.4~0.5∶0.4~0.5, 即每亩施磷(P2O5)、 钾(K2O)5~6千克。氮肥运筹比例, 基肥∶平衡肥∶拔节肥为7∶1∶2。基肥播前施用, 亩施复合肥 (15∶15∶15) 20~25千克, 并配合施尿素10千克, 三叶一心施用壮蘖肥或越冬至返青期看苗施苗肥尿素2~3千克/亩左右, 拔节肥常年3月10日~25日施用, 亩施复合肥 (15∶15∶15) 15千克左右。根据田间草相及时进行冬前化学除草, 在杂草2~3叶期用药防治。中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 锈病、 白粉病、 赤霉病及虫害。纹枯病于2月底至3月上中旬用井冈霉素或纹霉净防治; 白粉病、 锈病于拔节期用粉锈宁防治, 赤霉病和蚜虫于扬花期喷施多菌灵和吡虫啉等。小麦扬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 必须防治赤霉病2~3次。

1、播前准备:对种子要采取晒种、选种和药剂拌种等处理措施,提高种子质量。要根据不同耕作方式,平整好麦田。

2、播期:适期早播,播期在10月25—30日。

3、基本苗:密度控制在20—22万/亩。

4、播种方式:机条播行距25cm,即将6行播种机的播种行数由6行调整到5行,或稻田套播。

5、施肥量:施纯N量12—14Kg/亩,N∶P205∶K20=1∶0.4—0.5∶0.4—0.5,即亩施磷、钾肥5—6公斤。氮肥中要提高有机氮肥的比例。

6、肥料运筹:⑴N肥:基肥∶追肥=7∶3,追肥中平衡接力肥占10—15%左右,拔节肥占15—20%左右,追肥时间为倒3叶期。⑵P、K肥:基肥∶追肥=5∶5,施用追肥时间为5—7叶期,追肥中可以用多元复合肥。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田间苗情长势作适当的调整。

7、化学防治:⑴前期注意除草:对麦田杂草达标田掌握在杂草2—3叶期用药防治。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6.9%骠马50-60毫升;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20%使它隆30-40毫升或用75%巨星1克;混生杂草的田块,每亩用6.9%骠马50毫升加20%使它隆35毫升,进行综合防除。⑵在麦田中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虫害:纹枯病于2月底至3月上旬每亩用5%井岗霉素400-500毫升或12.5%纹霉净水剂250-300毫升80公斤粗喷雾;白粉病、锈病应用于拔节期,用20%粉锈宁20-25毫升防治;赤霉病和蚜虫的防治于抽穗扬花期喷施33%的麦丰灵75-100克,或47%麦病宁100克加25%快杀灵25-30毫升防治。

8、生长调节物质应用:孕穗后结合病虫草害防治可施用一些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物质如喷施强力增产素15-30克,或硼砂150克/亩或磷酸二氢钾200克/亩,提高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

9、抗灾技术:弱筋小麦优势区的抗灾技术的关键是田间沟系,一是长期连阴雨,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就会严重影响弱筋品质的形成。要高标准开好内外三沟,外三沟要求沟深1.0-1.2m,每100m开一条沟。田内沟:竖沟每隔3m开一条,沟深20-30cm;横沟每隔40m开一条,横沟与田外沟相通。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