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的搭配原则。
(1)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进行间作套种任何单作群体的株型、植株高度、根系分布都一样,要增加密度和叶面积指数很困难。早熟马铃薯的植株较矮,一般为50~60厘米,与高秆的玉米或棉花间作套种,显著提高间作套种复合群体的密度和叶面积指数,这与单作相比,单作时,太阳光从上部冠层射人,只有植株上部的叶片接受较多阳光;由于间作套种作物的高矮搭配,除接受上面射人的光外,还有侧面光,增加了处于问作套种作物中上部叶片的受光面积,充分发挥边际效应,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另外,单一作物的群体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叶面积都较小,如山东省的春棉4月上中旬播种,幼苗生长缓慢,当薯棉间作套种时,马铃薯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已出苗生长,有了一定的叶面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2)喜温作物与喜冷凉作物间作套种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发芽出苗需要的温度较低(12。C左右),因此可早于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30~40天播种,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
(3)早熟与晚熟作物间作套种马铃薯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从出苗到收获仅有60天左右,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马铃薯收
上一篇: 怎样加工山楂果冻?
下一篇: 如何区别和防治向日葵黑斑病和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