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其他蔬菜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山药高产栽培施肥技术:山药吸肥特性,山药对养分的吸收动态与植株鲜重的增长动态相一致。发芽期,植株生长量小,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亦少。甩蔓发棵期,随着植株生长速度的加快,生长量增加,对养分特别是氮的吸收量增加较多。进入块茎生长盛期,茎叶的生长达到了高峰,块茎迅速生长和膨大,对氮、磷、钾的吸收也达到了高峰。据测定,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纯氮4.32公斤、五氧化二磷1.07公斤、氧化钾5.38公斤,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4∶1∶5。山药生长前期供给适量的速效氮肥,有利于藤蔓的生长。进入块茎生长盛期,要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特别要重视钾肥的施用,以促进块茎的膨大和物质积累。生长后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藤蔓陡长。
山药是忌氯作物,土壤中氯离子过量会影响山药生长,表现为藤蔓生长旺盛,块茎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易碎易断,不耐贮藏和运输。因此,在生产中不宜施用含氯肥料。
1、挖沟种植高产栽培施肥技术:挖沟栽培是栽培山药的常用方法之一,适宜于块茎长度在70厘米以上的长柱形山药品种。山药播后苗前,一般亩施优质厩肥1500~2000公斤、磷肥50~70公斤、硫酸铵25~3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将上述肥料撒于山药垄间,深翻25~30厘米,并整平压实作为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氮、磷、钾肥,不仅可以满足山药幼苗期养分需要,促进早发,还可以不断满足其后各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
山药从春天播种到秋冬收获历时150天以上,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因此,要获得高产,除施足基肥外,在整个生育期内,还要合理追肥。山药苗期,基肥较足,茎叶生长量小,一般不追肥。甩蔓发棵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10~15公斤。块茎生长盛期,亩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进入9月份以后,可以根据藤蔓的长势和长相酌情施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防止山药早衰。最后一次施肥应在收获前30天进行。生长后期可结合防病治虫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养根保叶。
2、深翻培垄高产栽培施肥技术:山药深翻培垄栽培,适宜于块茎长度在70厘米以内的扁块形和圆筒形品种。采用这种栽培方式,应于秋季作物收获以后施肥,可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第2年春天播种山药之前15天亩施磷肥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尿素20公斤,深耕30~40厘米,耙细整平作垄。苗高20厘米时,亩施硫酸铵10公斤;6月底至7月上旬,藤蔓长满支架时亩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8~9月份根据山药长势再施适量速效氮肥防止藤蔓早衰。

1、挖沟种植高产栽培施肥技术:挖沟栽培是栽培山药的常用方法之一,适宜于块茎长度在70厘米以上的长柱形山药品种。山药播后苗前,一般亩施优质厩肥1500~2000公斤、磷肥50~70公斤、硫酸铵25~3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将上述肥料撒于山药垄间,深翻25~30厘米,并整平压实作为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氮、磷、钾肥,不仅可以满足山药幼苗期养分需要,促进早发,还可以不断满足其后各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
山药从春天播种到秋冬收获历时150天以上,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因此,要获得高产,除施足基肥外,在整个生育期内,还要合理追肥。山药苗期,基肥较足,茎叶生长量小,一般不追肥。甩蔓发棵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10~15公斤。块茎生长盛期,亩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进入9月份以后,可以根据藤蔓的长势和长相酌情施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防止山药早衰。最后一次施肥应在收获前30天进行。生长后期可结合防病治虫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养根保叶。
2、深翻培垄高产栽培施肥技术:山药深翻培垄栽培,适宜于块茎长度在70厘米以内的扁块形和圆筒形品种。采用这种栽培方式,应于秋季作物收获以后施肥,可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第2年春天播种山药之前15天亩施磷肥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尿素20公斤,深耕30~40厘米,耙细整平作垄。苗高20厘米时,亩施硫酸铵10公斤;6月底至7月上旬,藤蔓长满支架时亩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8~9月份根据山药长势再施适量速效氮肥防止藤蔓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