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白鹅
(一)原产地及主产区
浙东白鹅主产于浙江省东部的奉化、象山、定海等县,分布于鄞县、绍兴、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宁波市以及江苏洪泽县等。该鹅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颇受饲养户欢迎,近年来已经向江苏淮阴市等地区扩展。洪泽县的浙东白鹅由原主产区引进,但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近年来鹅业生产发展迅速,其生产水平和效益,甚至超过了原浙东白鹅主产区,目前,洪泽湖鹅已经通过地方品种认定。
(二)体形外貌
浙东白鹅体型中等。体躯呈长方形。全身羽毛白色,少数鹅的头部和背侧夹杂少量斑点状灰渴色羽毛。额上肉瘤高突,成半圆形,成年后突起明显。颈细长,无咽袋。喙、胫、噗橘红色,爪为玉白色,虹彩蓝灰色。
(三)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 成年公鹅体重5.0~5.8千克。母鹅4.2~5.2千克。70日龄体重3.2~4.0千克。半净膛屠宰率为81.10%,全净膛72.0%。
2.肥肝性能 据测定,肥肝平均重391.8克,最大肥肝600克,肝料比1:40。
3.繁殖性能 公鹅120日龄开始性成熟。初配控制在160日龄以后,公鹅一般利用3~5年。母鹅一般在150日龄左右开产,早熟个体100日龄可开产。一般每年有4个产蛋期。年产蛋量40~50个。平均蛋重149.6克,蛋壳白色。
公母配种比例1:5~6,产区群众多采用人工辅助配种。种蛋受精率90%以上,自然孵化率90%左右。
浙东白鹅别称“四季鹅”,每个季节产蛋一次,然后就巢停产。以前农户一般用就巢母鹅自然孵化种蛋,现在人工孵化已经开始在当地推广。
(四)用种建议
浙东白鹅的公鹅表现较强的交配和授精能力,可选育为肉鹅生产的第一父本品系;也可选择就巢性低的留种,培育肉鹅生产母本品系。
皖西白鹅
(一)原产地及主产区
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的霍丘、寿县,广泛分布于霍丘、六安、肥西、舒城、长丰、寿县等地。据史料记载,该鹅种已有400多年的饲养历史,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好和羽绒品质优良等特点。
(二)体形外貌
皖西白鹅体型中等,头顶有光滑的桔黄色肉瘤,成熟公鹅特别发达,向前突出,颈细长呈弓形。公鹅体躯略长,母鹅卵圆形,胸部丰满,前躯高抬,体态高昂。全身羽毛白色、喙橙黄色。胫、蹼橘红色。有少数鹅颌下有咽袋,少数个体后顶部有顶心毛。
(三)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 皖西白鹅成年公鹅体重5.5~6.5千克,母鹅5~6千克。在一般放牧条件下,60日龄仔鹅体重3.0~3.5千克,90日龄可达4.5千克。肉用仔鹅半净膛屠宰率79.0%,全净膛屠宰率72.8%
2.繁殖性能 母鹅开产日龄180天左右。产蛋期多集中在1月份和4月份。母鹅就巢性很强,绝大多数母鹅有就巢性,年产蛋25枚左右。平均蛋重142克,蛋壳白色。鹅群中约有3~4%无就巢性,当地群众称为“常蛋鹅”,无就巢性的母鹅年产蛋约50枚,但当地群众多用就巢母鹅自然孵化,故这种鹅一般被淘汰。
公鹅4月龄性成熟,用于配种多在8~10月龄以后,公母配比为1:4~5。种蛋受精率88%左右,自然孵化的受精蛋孵化率可达92%,健雏率可达97%。
皖西白鹅是一个未经系统选育的较古老的品种,品种内也有不同的类型。据当地畜牧兽医部门介绍,皖西白鹅按体型、早期生长速度和繁殖特性,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类型,其生态分布基本可以312国道为界。国道以北为大型皖西白鹅,以寿霍鹅为代表,成年鹅平均体重6.0千克左右,母鹅就巢性强,年产蛋25枚左右。国道以南为小型皖西白鹅,以舒城鹅为代表,成年体重平均4.0千克左右,母鹅年产蛋4次,年产蛋量40枚左右。
(四)用种建议
皖西白鹅特有的高品质羽绒,使它在当地倍受青睐,数量迅速扩大,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大产业。目前,皖西白鹅的年饲养量约1800万羽。根据皖西白鹅绒质好、耐粗饲、肉质好、体格较大等特点,可以进一步进行系统选育,提高群体整齐度、羽毛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纯化羽色,成为羽绒为主,肉用为辅的兼用品种。也可探索其与高繁殖性能品种(系)杂交育种的途径,培育羽绒生产配套品系。
上一篇: 为什么西瓜伸蔓期经常出现植株萎蔫现象?
下一篇: 彩色甜椒美梦的生长特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