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日光温室的冬季管理和维护应做好哪些工作? 其他

日光温室的冬季管理和维护应做好哪些工作?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冬季日光温室内不宜全畦覆盖地膜。日光温室内白天靠阳光升温并在土壤中贮热,夜间靠土壤中贮存的热量缓慢向室内空间散出保温,若用地膜将温室内的栽培畦全畦覆盖,势必会阻止土壤中贮存的热量向外散出,导致夜温偏低。经观测对比,全畦覆盖地膜的要比只覆盖高畦畦面的室内最低气温低1~2℃;若全畦覆盖同时采用膜下暗灌,则会使土壤表面长期湿润,造成作物沤根,生长停滞,根系也大多分布在近表层土壤而难以吸收水肥;另外,全畦覆盖地膜后,不能进行多次中耕松土,不利于土壤贮热和地温的提高。所以,日光温室进行冬季生产时,地膜只宜覆盖高畦畦面,剩余裸地可用碎麦草覆盖,厚度约15cm,覆盖碎麦草后不仅可以多贮热,而且可以吸湿,降低夜间空气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经测定,裸地覆盖碎稻草的要比全畦覆盖地膜的地下10cm地温提高0.5~1.0℃;采用多次中耕松土的要比全畦覆盖地膜的地温提高近1℃。
2、日光温室冬季放风应反复多次进行 。性能好的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在晴天12:00~14:00之间室内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2℃以上,此时打开天窗放风,由于外界气温低,温室内外温差过大,常常是放风不足半小时,气温已降至25℃以下,这时应将天窗关闭,使温室贮热增温,当室内温度再次升到30℃左右时,重新打开天窗放风排湿。这种放风管理应重复多次,使午后室内气温维持在20~25℃。由于反复多次的升温、放风,可有效地排除温室内的水汽,二氧化碳气体得到补充,使室内温度维持在植物适宜湿度范围内,并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和蔓延。如果只在中午进行一次放风排湿,翌晨温室内湿度大、雾较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3、冬季温室揭帘后不宜立即放风排湿 。日光温室使用无滴膜覆盖后,由于外界气温低,揭帘后常看到温室内有大量雾气飘浮,若此时立即打开天窗放风排湿,外界0℃以下的冷空气进入温室内会进一步加速水汽的凝聚,使雾气更重,将会加速病害的侵染和蔓延。因此除了严寒地区与季节,冬季日光温室一般应在外界最低气温达到0℃以上时再在揭帘后开天窗排湿气。一般10~15cm宽的小缝半小时,即可将温室内的雾气排除。中午再进行多次放风排湿,就将温室内的水汽排出,以减少叶面结露。
4、严寒季节不宜采用高温闷棚灭菌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日光温室内外温差过大,高温闷棚后放风,外界大量冷空气进入温室内,秧苗骤然遇冷,易造成“闪苗”,使叶片的四周退绿呈白色,叶片上卷不舒展,导致秧苗长势变弱,早衰,很难恢复正常生长。故冬季日光温室防治病害时,应主要加强放风排湿,并采用适当的烟雾剂和粉尘剂防治。
5、冬季久阴乍晴不宜全揭草帘 。连阴天气过去,忽然转为晴天时,白天拉揭草帘时不可一次全部揭开;要采取“揭花帘”,即转晴第一天上年先揭开三分之一,到下午2时揭开三分之二,再过1小时后将草帘全部揭开。使温室内光照逐渐增加,温度缓慢上升,可避免闪秧。如转晴后草帘一次全部揭开,温室内秧苗骤然遇到强光高温,叶面蒸腾水分量大超出根系的吸收水分量,易使植株萎蔫而枯委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