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怎样做好羊群春冬季防病工作?

怎样做好羊群春冬季防病工作?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春季羊群的饲养管理

一、严防感冒:春季忽冷忽热,天气多变,羊易感冒。感冒病羊精神不振,头低耳耷,咳嗽流涕,体温升高,不吃草,不反刍。对病羊可采用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5~10毫升,病情严重时可配以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万单位。也可用生姜100克、大葱2根,切碎熬汤,加红糖100克混合趁热灌服,1日2剂,连服2天,效果很好。

二、预防疾病:预防注射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春季羊群应做好以下几种免疫。

⑴羊肺疫:羊肺疫是由羊溶血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2~3月间的初春为高发期。在天气恶劣时,发病和死亡数量显著增加,病死率可达80%以上。预防本病要在每年初冬给羊只注射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苗。羊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在第1次注射后2~3星期再注射1次,用量仍为3毫升。

⑵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是羊只春季常发病,一般呈急性经过,发病急、死亡率高,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最好的防止办法主要依靠菌苗。初春时候,可以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来预防。用前以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溶液溶解,充分摇匀后.不论羊只大小、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三、严格驱虫:春季,羊在放牧过程中饮塘水、吃脏草,易感染寄生虫病。所以,在3~4月应给羊群驱虫。驱体内寄生虫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虫克星等,驱体外寄生虫可用敌百虫片加温水洗浴羊身,或用虱蚤杀无敌粉灭虫。

主要注重蜱和羊焦虫病的防治和其他常规性驱虫。羊焦虫病由蜱传播,所以搞好蜱的防治,不但可以有效地预防羊焦虫病的发生,而且可提高羊只的饲养质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两种病的高发期为春末夏初,但在实践中发现,最早3月初即可发病。此时羊的体质虚弱,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对较高。蜱寄生于羊的体表,机械性地损伤皮肤,造成寄生部位痛痒,使羊不安,继而引起皮肤或伤口蛔病,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羊贫血、消瘦、发育不良、产乳量下降,后肢麻痹等。更甚的是通过蜱可以传播大量传染病,如羊焦虫病、羊血袍子虫病、炭疽、布氏杆菌等,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羊只死亡。羊焦虫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但有时死亡率高达46~100%。不同年龄阶段的羊均可发病,1周岁以内羊多发。

对上述两病的预防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术者可戴上双层线手套,浸蘸2%敌百虫溶液,在蜱寄生较多的耳部、尾内部等处涂抹,每半月1次;用纱布包裹六六粉剂撒于羊体,成羊50~70克,羔羊20~30克,每月1次;用1:150的40%敌敌畏水乳剂等喷洒羊体,每半月1次。

一旦羊只发生焦虫病,可用贝尼尔(主要成分为阿卡扑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使用青霉素防止继发感染,体温偏高时要配合使用安痛定等解热止痛药。

冬季羊群的饲养管理

一、抓好秋膘 秋季凉爽,天渐变短,草籽开始成熟,营养丰富。农田收获后,在农田中遗留有穗头、茎叶、杂草,此时是放牧抓膘的大好时机。要尽量延长放牧时间,让羊群达到良好的营养状况,这样入冬后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早秋无霜时放牧应早出晚归,晚秋有霜时,则要适当晚出,以免羊吃霜草生病或流产,怀孕以后的母羊要注意保胎,放牧驱赶羊群要稳。

二、要备足饲料 俗话说“贮草如贮粮,保草如保羊”。因此除了晒制野干草外,地瓜秧、豆秸、豆叶,树叶、菜叶、粉碎的玉米秸、块根类等均是羊越冬的好饲料,秋季要抓紧收获贮备。此外还要贮备一部分玉米、高梁等精饲料,以便进行补饲。

三、及时补饲 牧草不足或牧草不好的地区,每年11月下旬逐渐发生羊群采食不足的情况,12月份开始掉膘。因此,对老幼羊和体弱羊,在此时应给补饲。不能补饲过迟,如果发现有的羊已不能随羊群放牧时再补饲,往往起不到补饲的作用。

四、调整羊群和合理淘汰 每年入冬前,应根据羊的营养状况调整羊群,让营养相近的羊组成一群放牧,这样能充分利用草场。弱羊群在近处放牧,强壮羊群到远处放牧,以便照顾弱羊群。对久病不愈、体小瘦弱、长期空怀、年老体衰及生产能力低的羊,应趁秋季抓好秋膘时进行淘汰处理。

五、防寒防病 棚圈是羊群抵御风寒、减少体热消耗和安全越冬的保障,特别是细毛羊和半细毛羊,适应能力差,设防寒棚舍尤为必要。冬季羊体乏弱.抗病能力降低,遇疾病传染,易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在秋末冬初要进行驱虫、可用敌百虫与硫双二氯酚复合驱虫,对羊患有多种寄生虫病均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