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一般生长速度快、肉质松软的大型品种易糠心,而肉质根致密的小型品种,则不易糠心。
二、播期,播种过早,生长季节温度高,尤其是夜温过高,养分积累少,则容易糠心。
三、施肥,前期氮肥施用过多,造成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消耗大量养分则容易糠心。
四、供水不当,前期土壤湿度高,后期适度小,水肥供应不充足则容易糠心。
五、种植密度不合理,萝卜株行距过大,也会出现糠心。
怎样进行温室黄瓜的的管理呢?许多农民朋友为此犯了难,不要着急,黑龙江农网将竭诚为您服务。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温室黄瓜的管理。
(1)气洱与地沮 因为黄瓜是起源于热带森林温湿地区,所以,要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一般来说,由播种到果实成熟需要的有效积温为800℃~1000℃(最低有效温度为14℃)。不同的生育阶段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不同,一般情况下,黄瓜健壮植株的冻死温度为一2℃~0℃,它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常因降温的缓急和锻炼的程度而大不相同。例如,在植株未经锻炼或温度骤降情况下,2℃~3℃黄瓜就会枯死,5℃~10℃就有受寒害的可能,l0℃~12℃以下,黄瓜原生质不流动,生理活动失调,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育。所以,把5℃称为黄瓜的临界温度,把l0℃称为黄瓜的经济最低温度。经过低温锻炼的幼苗,即使温度下降到3℃也能忍耐。黄瓜正常生育的界限温度(包括昼夜温度)为lO℃~30 0c,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5℃~32℃。黄瓜在35℃左右同化产量和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35℃以上呼吸作用的消耗高于光合产量;在40℃以上,光合作用急剧衰退,代谢功能受阻,生长停止;在50℃左右的高温下,黄瓜很快就会发生日烧现象,并逐渐枯死。黄瓜原生质流动最盛的温度为32℃~33℃,到40℃~45℃时,则停止流动。
黄瓜根系对地温的变化很敏感。一般情况下,在11℃以下不发芽,最低发芽温度为l2.7℃,但膨胀的种子如经一2℃~6℃的冷冻处理,可以在10℃的低温下发芽。发芽最适温度为30℃左右,35℃以上发芽率反而降低。
当地温低时,根系不伸展,吸水吸肥能力特别是吸磷能力受到抑制,因而地上部不长,叶色变黄。黄瓜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是12℃,最高温度为38℃;黄瓜生育最好的地温为25℃左右,最低15℃左右。如地温降至l2℃以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受阻,会引起下部叶片发黄,所以,在春黄瓜育苗期和定植后提高地温,甚至比提高气温还要重要。地温最高不可超过35℃,地温高时,根系的呼吸量增加很快;如果地温达38℃以上,根系就会停止生长。
一般情况下,气温和地温的作用是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的,哪一方面过高或过低,将使黄瓜生育不协调。地温气温适宜时,黄瓜根系的活动良好,茎短粗,叶厚而大,植株健壮,高产稳产。
(2)昼沮与夜沮 黄瓜生长过程要求昼夜有一定的温差,一般情况下,昼温为25℃~30℃,夜温为l3℃~15℃,最理想的昼夜温差为l0℃~12℃。因为在黄瓜生育过程中,温度对光合产量和呼吸消耗关系很大,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不需要高温,低温反而可以减少呼吸消耗;其次是夜间缺乏紫外线,温度高了,会引起徒长;再者夜温过高,同化养分运输缓慢,植株生长迟缓,甚至引起落花。黄瓜同化物质的运输虽然在夜温16℃~20℃时较快,但在10℃~20℃范围内,温度愈低,则呼吸消耗愈少,最好在日落后4小时,使同化产物的运输在20℃下进行,以后每隔4小时再分别降至16℃和13℃~10℃,这样对黄瓜产量的提高比较有利。昼温也应该有所变化,午前要高,午后要低。上午之所以要高,因为当时叶内同化产物无积蓄,空气洁净,光照强度较大,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所以,高温可促进光合作用;下午光合势渐减,低温可抑制呼吸消耗。
(3)明天与晴天的沮度 黄瓜在阴天日照不足的情况下,较低的温度比较高的温度产量要高,所以,当阴天光照不良或日照时数少时,育苗场所的昼温和夜温都应比良好光照条件下略低一些,以减少呼吸的消耗。
上一篇: 如何有效率的防治斜纹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