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有效防控动物沙门氏菌病的策略与措施是什么? 其他家畜

有效防控动物沙门氏菌病的策略与措施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2 日常管理工作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畜禽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2.1 圈舍环境管理


  加强圈舍环境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温湿度控制、保持通风、及时清粪、做好消毒工作。


  (1)温湿度控制


  加强圈舍环境管理,首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与湿度互为因果关系。夏季,温度过高时,可以用水帘与风扇组成的水风循环系统进行降温;冬季,温度比较低,可以将窗子和门钉上御寒物,如塑料薄膜或棉被等,或者采用人工送暖的方式,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但当温湿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病菌的大量繁殖。二者的指标过低又不利于畜禽的生长。因此,需将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保持通风

  (3)及时清粪

  (4)消毒工作

  预防沙门氏菌病,消毒工作非常重要,场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和喷雾消毒器,车辆消毒后,才能进入场区。

  管理员在进入饲养区时,要经过严格消毒,更衣室换上工作服后,进入消毒间,消毒间的顶部安有紫外线灯,底部是消毒池,池内是配制好的消毒液,管理员经过消毒间时,经过了紫外线与消毒液的双重消毒,才能进入饲养区。


  入舍前也要消毒,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倒入圈舍前的消毒池中。管理员进入圈舍时,双脚在消毒池中浸泡一下,才能进入圈舍。通常使用消毒液为3%的火碱溶液。


  圈舍内部要定期消毒,可选用多种消毒液,如过氧乙酸1500倍液、双季铵碘450倍液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消毒时在圈舍内部喷洒,每日1-2次。


  除对圈舍内部进行消毒外,外部环境也要消毒,用清水配制成3﹪-5﹪的火碱稀释液,在外部喷洒,每周两次。


  2.2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畜禽对沙门氏菌病的抵抗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饲料配比、定时定量投放、饮水管理。

  (1)饲料配比

  (2)定时定量投放

  (3)饮水管理

  (4)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减少各种应激情况。因为应激情况的发生会降低畜禽的抵抗力,使它们容易被沙门氏菌感染。避免噪音、保持安静;饲料更换、逐步进行;严禁外人进入圈舍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应激情况。

  2.3 勤于观察

  2.4 密度与分群


  圈舍内,畜禽过于拥挤,也是造成沙门氏菌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饲养密度,并要适时分群,以免造成拥挤,引发沙门氏菌病。

  牛的体重在100、200、300公斤时要进行分群,分群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严格按照饲养密度和体重分群,在进行第一次分群时,要将公牛与母牛分开饲养。这样做,可以预防沙门氏菌病。

  对畜、种禽严格挑选,并定期进行检疫,发现血液中含有沙门氏菌抗体,就表示它已经被感染,马上淘汰,否则会造成代代相传的恶果。

  2.6 药物预防

  药物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动物在刚刚出生时,就要预防。饮水中加些新霉素,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预防。但是,接种疫苗时要注意,对器具高温消毒后才能使用,疫苗存放在冷柜中,温度为2-8℃。

  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但只预防是不够的,如果动物被沙门氏菌感染了,要立即进行治疗。

预防非常关键,事实上,预防工作做得到位,可以有效地控制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养殖场位置选择


  对沙门氏菌的预防,首先要注意养殖场位置的选择。如果养殖场处于被污染的位置,那么做再多的工作都是徒劳的。对养殖场位置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因素:


  1.1 地势


  场址地势高,易排水,向阳通风、稍有坡度的平地最为适合。


  1.2 水源


  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饮用水标准。


  1.3 土壤


  场地的土壤未被污染,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


  1.4 风向


  场地的位置应该在工业区的上风向,居民区的下风向。


  1.5 位置


  一般离城市和居民区不少于15公里,与其他饲养场距离不少于20公里,并远离重工业区和铁路。


  1.6 环境


  为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必须让动物生活在一个空气新鲜,无病源污染的环境中。饲养场周围建立林木隔离带,内部种植花草来净化空气。


  场地位置的选择是预防的前提,同时还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才能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