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1 隔离发病鸡,迅速处理病死鸡
立即对发病鸡进行隔离饲养,对病死鸡按照无害化的要求进行焚烧、深埋,同时对饲养环境和受污染的场地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 选用高敏药物,及时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发病鸡群投服丁胺卡那霉素,每克丁胺卡那霉素兑水10千克,每天饮2次,连饮5天;同时用阿莫西林在饲料中按800千克饲料加入100克的剂量,连喂5天。对未发病的鸡群按每克丁胺卡那霉素兑水7.5千克进行预防,每天饮2次,连饮3天。
3 搞好环境卫生,强化消毒灭源
定时清除舍内粪便、垫料,定期对养殖用具(如水槽、料槽等)进行清洗消毒,保持舍内地面干燥,对舍内外环境定期消毒。
4 规范饲养管理,及早做好预防
保证提供新鲜、营养全价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并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及良好的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定期开展驱虫和药物预防。
一、临床症状病鸡食欲不振,排白色稀粪,严重时排绿色或褐色稀粪,精神委顿,羽毛粗乱无光泽。慢性患鸡异常消瘦,胸肌明显萎缩。病程在7天左右,死亡率6%左右。
二、剖检病变病变主要在肠道和肝脏。肠壁有明显的出血点,特别是十二指肠、小肠、盲肠上有灰黄色的坏死灶,慢性病变者可从肠壁的浆膜面也能看到边缘出血的黄色溃疡灶。溃疡呈凸起的圆形,有时形成大的固膜性坏死斑块,溃疡有时可达黏膜深层。盲肠壁上的溃疡可形成中心凹陷的病灶,内中充满深灰色的物质。肝脏的病灶最具有特征性:从一种淡黄色的斑纹至形成大小不一的黄色坏死区,有些肝脏病则为散在性的灰色或黄色坏死灶。
三、实验室诊断
1.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鸡肝组织作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杆状、两端钝圆、一端具有芽胞的单个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
2.采取病鸡肝悬液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鸡胚在接种72小时内死亡,卵黄染色涂片也可看到与上相同的病原菌。
四、治疗
1.清除垫料和粪便,同时对场地和用具时行彻底消毒。
2.在饲料中加入0.04%的甲砜霉素原粉及0.05%的维生素C,连续喂服3~4天,一般1天后不再有病鸡死亡,3天后均能痊愈。
五、与其它病症的区别
溃疡性肠炎有临床诊断中往往与盲肠肝炎、鸡球虫病、鸡白痢杆菌病及禽副伤寒相混淆,应予鉴别诊断。
1.鸡溃疡性肠炎是由鹌鹑梭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以拉白色、绿色或褐色稀粪为特征。而鸡白痢杆菌病、禽副伤寒则为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盲肠肝炎、鸡球病则分别是由滴虫、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盲肠肝炎以拉硫黄色的稀粪为特征,球虫病则以拉血色稀粪或带有黏液的粪便为主。
2.鸡溃疡性肠炎,肝脏形成大小不一的黄色坏死区及盲肠壁上的中心凹陷溃疡灶,是最具特征性的病理变化。鸡白痢杆菌病及副伤寒,则肝脏肿大有出血条纹或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盲肠扩张,肠腔中有淡黄色的干酪样物堵塞。鸡球虫病,则肝脏无病变,盲肠肿大几倍,呈棕红色,肠壁增厚发炎,内溶物为血液或血凝块或黄白色混有血液的干酪样物质。鸡盲肠肝炎,肝脏表面形成不规则的中心微凹、边缘隆起的溃疡灶,溃疡处呈淡黄色或浅绿色,肓肠肿大,内有干酪样栓子,栓子断面外层为淡黄色,里面呈黑紫色。
3.发病时间,溃疡性肠炎常发生于4~12周龄的鸡,而副伤寒及急性败血型的白痢杆菌病则多见于1月龄内的雏鸡。
4.溃疡性肠炎有时和鸡球虫病同时发生,在所发生的16起病例中,就有3起两病同时发生的情况,因此应同时治疗两病。
上一篇: 小麦丛矮病的浸染方式?
下一篇: 国家制定了哪些农业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