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大棚蔬菜除湿技术要点是什么? 其他蔬菜

大棚蔬菜除湿技术要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湿度调控。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直接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且有利于病菌胞子的发芽和侵染。因此要进行透风换气,促进大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交换,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采取滴灌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棚内加温也可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

1、保持通风换气。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易引起室内温度过降。影响蔬菜生长。?xml:namespace>

2、升温降湿。当植株生长到具有一定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左右持续1小时,再通风排湿。3-4小时后棚温低于25℃时可重复一次。

3、合理浇水。要适度控制浇水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通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降低土壤及空气湿度。

4、增大透光量。透光量增大可提高棚温,棚温升高后进行通风换气,从而达到了降湿的目的。

5、采用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如无纺布能够阻止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

6、自然吸湿。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铺于行间空地,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7、地膜覆盖。大棚蔬菜结合地膜覆盖栽培,可以减少日光温室大棚内土壤水分的蒸发。避免了浇水后日光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升高。

8、中耕除湿。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层,阻止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

1、采用无滴膜覆盖:无滴膜可克服膜内侧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提高农膜的透光率,比一般农膜高10%~15%,有利于增温降湿。 2、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可大大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全棚地膜覆盖,是降低棚内湿度的重要措施。 3、采用膜下滴灌:膜下滴灌综合了地膜覆盖和滴灌的共同优点,是降低棚内湿度最有效措施。方法是畦中央放上塑料滴灌管,再覆盖地膜。 4、合理浇水:浇水是导致棚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冬春生产可选择晴天浇水,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放风,及时松土,可降低土壤湿度,也可降低空气湿度。 5、通风换气除湿:通风换气是最简易的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棚温下降。如通风时湿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农作物遭受危害。 6、增大透光量:增大透光量可提高棚湿,棚湿升高后,空气湿度会降低。一般来说空气湿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7、挂反光幕:棚内持反光幕,不但可增加光照强度,而且可提高地温和气温。因空气相对湿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所以棚内挂反光幕也具有一定降低空气湿度的作用。 8、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用药:棚内的空气湿度本来就较大,采用常规的喷雾法用药会增加大棚内湿度,这对防治病害不利。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用药,可避免由于喷雾而加大空气湿度,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