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
只要适合小麦生长发育的温度,就能满足吸浆虫生长发育的要求。幼虫耐低温不耐高温,越夏死亡率往往高于越冬死亡率。近年来,由于抡收播种,铁茬播种,小麦与玉米连年轮作,没有进行耕翻暴晒,在面保持了一定湿度,并降低了土壤温度,幼虫死亡率降低,导致虫源基数逐年增大。
2、湿度
小麦吸浆虫喜湿怕干,雨量或土壤湿度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春季少雨干旱,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幼虫不化蛹,处于休眼状态;土壤含水量低于15%,成虫很少羽化;土壤含水量在22%~25%时,成虫大量发生。成虫产卵、幼虫孵化和入侵均需较高的湿度。据有关资料分析,4月份的降雨量越多,吸浆虫越易发生。
3、小麦品种
现在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快,对品种抗虫性鉴定要求放松,新推广的品种大多高产不抗虫,这也是造成虫源基数逐年增大的原因之一。
4、防治意识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麦播种时不注意土壤处理;二是没有在适期进行防治。
5、天敌数量减少
由于连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用药浓度和用药次数增加,造成天敌种群大幅度下降。
上一篇: 如何进行甘薯看苗施肥?
下一篇: 荔枝可以喷赤霉素保果吗?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