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又名“月桂”、“木犀”、“岩桂”、“九里香”、“七里香”。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桂花常见的病害大多发生在叶部,主要有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
一、桂花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圆形病斑,直径2~10mm,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褐斑病一般发生在4~10月份,老叶比嫩叶易感病。病原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
二、桂花枯斑病
该病病原菌多从叶缘、叶尖端侵入,发生在叶片的叶缘和叶尖。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点,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斑,边缘为深褐色。枯斑病发生在7~11月份,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发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水传播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易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及越冬后的老叶及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较重。
三、桂花炭疽病
该病侵染桂花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6月份。病原菌害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四、防治措施
1.减少侵染来源 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科学使用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4.虫害防治
家庭养殖桂花的主要虫害是螨,俗称红蜘蛛。一旦发现发病,应立即处置,可用螨虫清,蚜螨杀,哒螨灵、三坐(唑)锡进行叶面喷雾。要将叶片的正反面都均匀的喷到。每周喷1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一、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1、炭疽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同时注意树体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
3、腐烂病: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二、主要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1、吉丁虫: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为主,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⑴人工捕杀: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振动枝干,落地后捕杀。⑵枝干涂药:从成虫发生到幼虫为害期在枝干上涂刷20-30倍敌敌畏乳剂、氧化乐果乳剂或久效磷乳剂,重复3-4次(每次间隔7-10天)。用80%敌敌畏乳剂加10-20倍粘土,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刷在枝干被害处,使羽化后的成虫在咬破树皮出洞时中毒死亡。⑶喷药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防治成虫。⑷毒杀幼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
2、木虱: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液,诱发煤烟病。若虫盛发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
3、粉虱: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死亡。该虫分泌大量排泄物,污染叶片,可引起煤烟病。抓住低龄幼虫期喷药,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喷杀。
4、蚧壳虫:为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蜡蚧、糠片蚧、吹绵蚧等。蚧壳虫的若虫和成虫用口针刺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亡。同时,多数蚧壳虫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为害严重。掌握在低龄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毫升等。
5、刺蛾: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青刺蛾、扁刺蛾等。多以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树枝、树干或土中。成虫趋光性强,幼虫食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7-8月最重。人工摘除茧蛹及虫叶。低龄幼虫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杀螟松每亩150毫升防治。有条件还可进行灯光诱杀。
6、卷叶蛾:有褐卷叶蛾、苹小卷叶蛾及黄斑卷叶蛾等种类。其幼虫有卷叶、缀叶取食习性。在幼虫卷叶前,喷洒40%久效磷每亩80毫升或50%杀螟松每亩200毫升或50%倍硫磷每亩120毫升等。卷苞后及时摘除或将虫苞由下而上快速捏死。
7、蓑蛾:有大蓑蛾、茶蓑蛾、白囊蓑蛾等种类。幼虫能吐丝作茧,上面粘着各种断枝残叶,呈各种形式的囊袋。幼虫在囊袋内,移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前进。老熟幼虫在袋内化蛹,幼虫取食叶片。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倍硫磷每亩120毫升等。
8、尺蠖:俗称拱拱虫,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活跃,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树木皮层缝隙内或枝丫间。
桂花的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叶枯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等。褐斑病、叶枯病及炭疽病都为害叶片,从叶片基部及边缘开始,使叶片逐渐枯黄,继而变成褐色,甚至脱落。一方面可先用人工摘除病叶烧毁;另一方面要增施钾肥及腐殖肥,以提高其抗病力。发病期间可喷50%甲基硫菌800-1000倍稀释液防治。介壳虫常出现在梅雨季节,可进行人工刷除害虫,也可用20%三氯杀螨醇700倍稀释液喷洒;红蜘蛛多在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下发生,叶片经其为害后变得卷曲甚至枯焦,最后脱落。可用40%的乐果乳剂2000-2500倍液,每周喷洒1次,连喷3-4次,即可杀灭。
上一篇: 水稻田中耕管理技术措施是什么?
下一篇: 为什么鹅肥肝生产要以填饲玉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