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行轮作,与其他非农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
2、加强芹菜温室的管理,结合整枝打权,及时摘除老叶并销毁,来减少虫害。
3、适当利用天敌,如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都可防治白粉虱。
4、白粉虱具有趋黄性,可利用黄板涂机油挂植株间进行诱杀。
5、喷洒10%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
一、 农业防治
1、合理间作。在茬口期棚内栽植对白粉虱有趋避作用的芹菜、甜椒、韭菜、香菜等蔬菜,切断白粉虱的生活史,可有效减少虫源。
2、避免果蔬混栽。在白粉虱发生的情况下,避免先后混栽白粉虱喜食的瓜类 、豆类蔬菜,防止白粉虱寄生和相互传播。
3、培育无虫苗。防治白粉虱的关键就是培育无虫苗,育苗棚应与生产棚分开,育苗前要清除干净棚内外残株杂草,高温熏杀残余成虫,培育无虫苗,再定植到经消毒处理的塑料棚中。
4、结合整枝打杈,摘除带虫老叶并携出田外处理。随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虫卵寄生。
5、设置防虫网。在大棚通风口设置50-60目防虫网,防止成虫迁入。
二、 物理防治
1、用洗衣粉触杀。洗衣粉溶液可以溶解白粉虱体表的蜡质层,并渗入体内,堵塞体表气孔,使其窒息死亡,用量为600-800倍液。
2、利用黄板诱杀。白粉虱具有强烈的趋黄性,将黄板涂上机油置于棚内通风口和行间,使之略高出植株5 -10厘米,让飞舞的成虫自行粘在板上,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3、利用银灰色膜驱避。用银灰色塑料膜作地膜覆盖,可驱避白粉虱,有效减少棚内白粉虱数量。
4、控制温度。温度对白粉虱种群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18-21℃为白粉虱最适生长和繁殖期,39℃为白粉虱成虫致死高温期,0℃以下低温可冻死白粉虱成虫和幼虫,所以在棚菜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温消毒和延秋寒冬倒茬时的低温对白粉虱成虫和幼虫进行灭杀。
三、生物防治
1、选择抗虫品种,可以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发生。
2、保护和利用白粉虱天敌。如瓢虫、草蛉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和轮技菌,可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当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可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都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