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蔬菜的地下害虫有沟金针虫、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细胸金针虫、黄地老虎等但为害最重的是前四种害虫。
1、沟金针虫。金针虫又称土蚰蜒,以幼虫在土壤中为害块茎。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躯细长呈扁筒形,体壁坚硬而光滑,具有黄色细毛。身体金黄色,头部暗褐色,胸腹部背面中央有一条细纵沟,尾端分叉并稍微向上弯曲。
沟金针虫对地温较敏感,其活动和为害的适宜地温为15-23℃。所以沟金针虫对蔬菜的为害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在春季3月底-6月中,二是在秋季9-10月份。其为害症状是在种子或根系中窜食为害,或是蛀入主根或地下茎的髓部取食为害,造成种子被食或植株严重生长不良。
2、蛴螬。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也叫白土蚕。蛴螬体躯肥大、弯同成"C"形,体壁柔软多皱;身体呈乳白色或黄白色,头部呈黄褐色或红褐色,腹部肥大。
蛴螬主要是取食种子,其次是须根和块茎。因为它的为害,豆科蔬菜很小能够一播全苗的;在马铃薯块茎的表面啃食或进行坑状为害,甚至吃去半个块茎,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3、蝼蛄。蝼蛄又叫拉拉蛄。以成虫和若虫进行为害。在邯郸地区主要发生为害的是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
非洲蝼蛄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前胸背板呈卵圆形,中间有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形凹陷斑;华北蝼蛄体长36-55毫米,黄褐色,前胸背板无明显凹陷,在4月初开始活动,昼伏夜出,于地表下潜行咬食种子或将嫩茎咬断;另外,蝼蛄在地表下潜行常把根割断或对根造成机械损伤,为害根系呈麻状,最后造成缺苗断垄。在温室,由于气温高,蝼蛄活动早,加之幼苗集中,受害更重。
4、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又名切根虫,以幼虫为害为主。小地老虎的老熟幼虫体长37-50毫米,呈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有两条深褐色纵条纹。
该虫在邯郸一年发生3-4代,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最大。4月上旬开始出现被害症状,即蔬菜秧苗在地表处被啃食,地上部萎蔫,甚至经常把幼苗从地表处咬断。小地老虎夜间出来为害,白天钻入土中,不易被发现。
上一篇: 皇竹草的生长环境如何?
下一篇: 槐树适宜什么环境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