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提高母猪夏天受孕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夏天受孕率的技术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降低环境温度,维持猪的繁殖性能。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养殖场四周种植树木遮荫,保持猪舍通风良好。采用喷雾滴水系统冷却降低猪舍内温度(可自制),即在一根直径约2-3cm 周径方向交错钻开0.2cm 左右的小孔再分别插上10cm 长的相应细管,设置于猪栏上方30cm 处。硬质塑料管口接自来水(有一定压力)。每当气温高于22℃时,每0.5h 或1h 打开喷雾滴水1-2min 来冷却降温。当遇到极高温度(40℃以上)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如用水龙软管喷淋猪体、或水浴或在屋顶洒水。有条件的猪场可购买动力喷雾机,每天3-4 次对地面、屋面及猪体喷淋降温(忌用冷水突然喷淋猪只头部)。

保证充足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上升。热应激条件下,保证充足的清洁凉水,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提高采食量。饮水器中水要有一定压力、流速,水量少,水温控制在10-10℃以内为宜。

调整日粮配方,保证适宜营养水平。高温对母猪最为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食欲减退,采食速度减慢,采食量降低,进而是导致种母猪的营养水平降低,能量和蛋白摄入量不足。因此,每当进入夏季高温时期,养殖户应调节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提高饲粮营养浓度,增加脂肪,降低纤维含量,保证种母猪有利于正常繁殖的营养水平。(1)通过日粮或饮水,添加氯化钾、碳酸氢钠来缓解应激,适当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 和维生素E,补充氨基酸和精氨酸,提高母猪的抗应激能力和采食量。(2)分娩哺乳期母猪以高营养水平日
粮(蛋白质16% ,消化能≥13.5MJ/kg),产前4 周2.5-3.0kg、哺乳期4.5kg 以上的日喂量。(3)断奶后母猪或配种前2-3 周的后备母猪以高营养水平日粮——哺乳料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排卵,恢复母猪长膘和为配种受孕胚胎发育贮备营养,日喂量可保证在2.2-2.5kg 以
上。(4)配种后的母猪以低能低蛋白水平日粮(蛋白质≥14.5%,消化能≤13.0MJ/kg),日喂量减少到1.5-2.0kg为宜。母猪配种后第4 周至产前4 周,以中等偏低的营养水平(蛋白质≤14.55%,消化能≤13.8MJ/kg),日粮,日喂量可控制在1.8-2.2kg。(5)种公猪在原日粮基础上每头每天增喂2 枚鸡蛋。有条件的猪场加喂适量的青绿饲料或用2%-5%的脂肪(因脂肪的消化产热少)替代等量能值的碳水化合物以缓解高温应激给猪带来的不利影响。

改变饲喂、运动和配种时间,充分利用公猪效应克服母猪夏季不孕。当进入火热季节,猪场都应改变猪的饲喂时间,早餐宜早,可在6 时左右;晚餐要晚,宜在19 时左右;午餐可避过中午时间饲喂,以充分利用天气凉爽时猪的良好食欲多采食饲料。湿拌料可以更湿一些,并加喂青绿饲料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对种公猪来讲,合理的运动是提高健康水平和配种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温季节更应坚持不懈,但应随着饲喂时间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即每日在早饲后和晚饲前各进行0.5-1.0 小时的驱赶运动。配种或采精的两次时间亦可安排在上、下午运动后0.5 小时左右,尽可能使种公猪中午休息的时间长一些。另一方面,高温对种猪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性欲降低,发情延迟。在夏季高温时期,可充分利用种公猪效应(公猪的刺激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弥补高温带来的性欲降低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