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宜的高产、晚熟品种。
2.种子处理
(1)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45℃~50℃的温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10分钟后,使水温保持在25℃~30℃,继续浸泡8小时~12小时,然后捞出置于20℃~25℃室温下进行催芽。每隔2小时~3小时将种子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种。或用10PPm~15PPmABT生根粉4号溶液,浸种8小时~12小时后催芽。
(2)菌肥拌种,种子包衣。每亩用0.5公斤固体或150毫升液体硅酸盐细菌,加适量的水拌种,阴干后播种。不进行菌肥拌种的,在催芽后胚根长度0.1厘米~0.3厘米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催大芽的种子不能进行包衣)。
3.选地、选茬与耕整地
(1)选地、选茬。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并选择大豆、小麦、马铃薯、玉米等肥沃的茬口。
(2)耕整地。1伏翻伏起垄:在8月25日前进行耕翻,耕深20厘米~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耙、耢后起垄;有耕翻基础的地块,可耙茬起垄。2秋翻秋起垄:秋翻前将作物根茬刨净拣光,耕深20厘米~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耕、耢后起垄镇压。3秋翻春起垄: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早春化冻14厘米时,及时耙、耢、起垄镇压。4春耙春起垄:一般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先灭茬深松垄台,然后耢平,起垄镇压。起垄方法:起垄时用机引铧犁,将左侧摘掉一个犁铧,调整成97.5厘米或105厘米的铧距,一次起二条大垄;右侧铧距不变,一次起三条小垄,往复一次即可起成4∶6大小垄;4∶5大小垄,机具调整方法同上。也可用两台七铧犁联合作业。
4.施肥技术 大双覆玉米施肥必须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并要做到有机肥、化肥及微肥相结合。
5.播种
(1)播期。覆膜后地温稳定通过5℃~6℃,出苗或破膜引苗后能躲过零下3℃的冻害时,抢墒播种。积温2500℃以上的地区,4月15日至25日播种;积温2100℃~2500℃的地区,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
(2)间种组合及比例。间作组合为:玉米与矮高粱;玉米与小麦、亚麻;玉米与早熟马铃薯、早熟豆角、早熟甘兰;玉米与大豆等作物间作。间作比例以2∶6或4∶5~6。为减少玉米对大豆的影响,以4∶10~12为宜。
(3)行株距及密度。依据大垄垄距及品种特性等因素而定。一般87.5厘米大垄:小行距25厘米,株距30厘米~38厘米;97.5大垄:小行距30厘米,株距27厘米~34厘米;105厘米大垄;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31厘米。亩保苗在4000株~5100株。
(4)播法。1先播种后覆膜:利用12厘米宽的小铧,在已起好的大垄上开两条10厘米~12厘米的深沟,小沟距25厘米~30厘米。向沟内灌水,待水渗入后,按照要求的株距,等距摆籽;在株间施肥,做到种、肥分离;用木拉子覆土3厘米~4厘米,切忌踩压。清除垄体上大坷垃、残茬,在垄体两侧用小犁铧或尖镐进行开沟、整型,沟的深度8厘米~10厘米,然后将地膜拉紧,覆于地表靠实,将膜边放入沟里培土、踩实。地膜受光面宽度保持在55厘米~60厘米,膜上每隔1.0米~1.5米压一堆土,防止风扒。2先覆膜后播种:播前5天~7天,用犁铧在垄的中间开沟,开沟深度12厘米~15厘米。向沟内淋水,待水渗入后,将所需的种肥全部施入沟内,用拉子覆土,并清除垄上的大坷垃及残茬。覆膜方法同前。待适宜播期一到,在膜上按要求株行距扎眼,深度4厘米~5厘米,直径2厘米,然后坐水点籽并用湿土封好播种孔。
(5)播量。每公顷30公斤左右。
6.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玉米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时剪孔放苗,每埯(穴)只留一株,放苗后用湿土封严放苗孔;扎眼种的应在3叶期前及时间苗。
(2)中期管理。及时掰掉侧芽,但要避免损伤主茎。采用人工揭膜,选晴天上午,表土已干燥且不粘膜时进行。玉米叶片封垄、地膜增温效果不大时揭膜。
(3)后期田间管理。在抽雄前3天~5天,每亩用化控剂2.5毫升兑水喷于顶部叶片。放秋垄拿大草1次~2次。玉米蜡熟后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4)适时收获。
上一篇: 牛场常用的抗原虫药物舒拉明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防控荔枝果实霜疫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