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有哪些? 其他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小麦高留茬还田技术要点: 用机械收割小麦时,使秸秆留茬高度掌握在20— 25 cm 为宜,塬旱地提倡实施玉米免耕直播、麦茬覆盖还田。川塬水地可结合夏播翻压还田,麦收后及时用大中型拖拉机深翻25㎝左右埋茬,利用夏秋高温多雨,促使秸秆腐解转化,形成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当年还田当年见效。注意事项:用机械收获小麦时,留茬高度不能过低或过高,过低影响还田效果,过高影响下茬作物播种。  
(2)玉米秸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要点: 要求先摘穗,秸杆适宜含水量30%以上。粉(切)碎后秸杆长度不大于10 cm,留茬高不大于5 cm,防止漏切。通过撒施氮肥,调解碳、氮比,提高腐解速度和避免与下茬作物争氮,除正常施底肥外,每亩增加12公斤碳铵均匀撒于秸粉碎后的田间即可。  
(3)玉米、高粱整秆翻压还田技术要点: 在玉米、高粱果穗收获后,用拖拉机带石碾直接碾压砸烂秸秆,使其平铺于地面,然后用大中型拖拉机翻埋于土中,深度25㎝以上,利用秋冬雨雪及较长的低温时间,促使腐解转化,熟化土壤,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当年还田下年见效。注意事项:及时碾压抢墒翻埋,避免秸秆失水老化,不利腐烂,否则因土壤水分含量低而犁时费工。翻埋时覆土以不露秆为好,厚度在10㎝左右。  
(4)麦、油菜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要点: 小麦收割留茬高度5—10厘米左右,油菜收割留茬高度40厘米左右,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除草,将收获后的秸秆均匀、不规则地平铺在地面上,切忌碎草成堆。2—3天后,每亩撒好氧性秸秆腐熟剂2—4公斤,灌深水泡田。为加速秸秆腐熟,根据实际情况酌施氮肥,以调整碳氮比。 

一、稻草还田技术
稻草还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还田,主要有人工或机械切碎翻耕还田、留高茬翻、覆盖还田三种形式;二是间接还田,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堆沤腐熟后还田、用作饲料过腹还田。稻草还田后,通过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补完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等途径,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是一项土肥实用技术,其技术要点是:
1.稻草切碎翻耕还田技术要点:将稻草机械或人工切碎成15-20厘米长,均匀撒在田里,每亩稻草(干重)还田量为200-250公斤,每亩增施(在原肥料用量的基础上,作基肥施入)碳铵8-12公斤或尿素5-6公斤 ,冷浸田每亩可配施石灰15-25公 斤。
2.稻草切碎翻耕 生物催腐还田技术要点:将稻草机械或人工切碎成15-20厘米长,均匀撒在田里,每亩稻草(干重)还田量为200-250公斤,每亩腐秆灵1-2公斤拌细土15-20公斤 均匀撒施,每亩增施(在原肥料用量的基础上,作基肥施入)碳铵8-12公斤或尿素5-6公斤,翻耕后田间保持2-3厘米水层5-8天。
3.稻草覆盖还田技术要点:稻草覆盖技术具有提温、保墒、防板、压草、增肥多种综合效果,适应于小麦、油菜、马铃薯、魔芋等到多种作物,其方法是在作物播种后,将稻草均匀覆盖在作物的行间、畦面,稻草覆盖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亩用量150 -200公斤 为宜。盖草技术不能替代其它施肥措施,大田覆盖要注意施足基肥,以免造成作物后期缺肥。
二、玉米秸杆直接还田技术
玉米秸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能力,提高产量。玉米秸杆还田就是用秸杆还田机、铡草机及其它秸杆加工处理设备和技术手段,使玉米秸杆转化为肥料,实现玉米秸杆的科学利用。玉米秸杆还田的方法是:将摘除果穗的玉米秸(含水量 65%-75%),用机械粉碎均匀撒入地表,然后耕翻入土。其技术要点:一是玉米一经成熟,要及时粉碎还田,一般切碎长度为8-10cm。二是秸杆还田后,每亩增施碳铵20-30公斤,以促进秸杆腐解。三是下茬作物播种前要及时浇水,以加速土壤沉实和秸杆腐解。玉米秸杆还田应注意:有病害的秸杆不能直接还田,如玉米黑穗病、大小叶斑病等;秸杆还田的数量每亩以不超过  300公斤 为宜。  
三、麦秸、麦糠还田技术  
对于麦秸、麦糠覆盖还田技术是夏季中耕作物在适时播种、定苗、中耕和施足追肥的基础上,在作物行间铺撒秸秆,利用夏季降水和田间高温有利条件,就地沤制覆盖秸秆,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栽培技术。